九十八章 坑貨屬性爆發(3 / 4)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勢面對,斯坦利·鮑德溫要是敢認輸,那麼大英帝國的面子往哪裡擱?

英日突然對立了起來,斐迪南已經準備好了瓜子,泡好了茶,準備看戲了。

如果不是怕節外生枝,他都想再去挑撥一把,讓雙方打起來。

如果英日打一仗,斐迪南毫不懷疑英國人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不過作為代價,英國人世界霸主的位置也要搖搖欲墜了。

正在這個時候,東南亞的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丘吉爾先生的目的達到了,他成功的把日本人拉下了水。

只是這部大戲,他這個導演只是拍完了開頭,後面投資商就叉手了,劇情開始失控了。

暴怒的日本人,加入到了這場叛亂中過後,戰火再次開始向外蔓延,東南亞地區的日本僑民可不少,這些人的素質也不是土著可以比的。

他們中還有不少人,都是有過豐富訓練經驗的退役官兵,有了這些專業人士的加入,叛軍的戰鬥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現在日本政府也不用鬧委屈了,受了刺激的日本人,決定給英國人一點兒顏色瞧瞧。

不是說他們支援東南亞叛亂麼?那麼就支援給他們看看!

當然這些都是日本軍方秘密乾的,日本政府高層還是理智的,知道雙方的實力差距,不敢直接硬頂。

日本軍隊想要搞事情,這個實在是太容易了,他們在軍隊中召集了一群中二官兵們,讓他們直接退役,以個人的名義前往東南亞地區。

丘吉爾先生,只是覺得自己玩嗨了,不該把日本僑民逼反。他要求的十個印度師已經到位了,本來是該進行平叛了。

可惜結果是,他依然覺得兵力不足,剛剛組建起來的印度殖民師,居然打不過叛軍!

沒有錯,在正面戰鬥的時候,直接被擊潰了!

當然這只是丘吉爾先生認為的,這些英國軍官可不認為他們的戰鬥力差,打不贏這些叛軍。

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叛軍的數量太多,不是這位丘吉爾先生的偉大的戰略,他們是不會輸的!

為什麼要分兵?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收復不好麼?

四面八方同時發動反攻,威風是威風了,政治上的宣傳也到位了,可問題是兵力也被攤薄了啊?

收復的失地,需不需要留守?

這還用問麼?

牛皮都已經吹出去了,要是再丟了,軍事上或許是無所謂,政治上還怎麼辦?

既然是一個政客擔任了指揮官,那麼為了政治正確,就必須要全面防守,鞏固勝利果實!

日本人都沒有發力,丘吉爾先生就受不了了。不過沒關係,他可以叫人!

現在既然倫敦政府都認為日本政府在支援這場叛亂,當然不可能拒絕丘吉爾先生的求援了。

不要看丘吉爾的軍事能力不咋地,但是他的政治鬥爭天賦是滿分啊!

拿著他錄音下來的激情演講,找人送到國會。成功的挑起了大家的情緒,說服了國會議員同意增兵,並且不是一萬兩萬的增兵,而是一次性增兵二十萬!

人少了真的不行,隔壁的荷蘭不是在調集二十萬平叛大軍過後,就一直壓著叛軍打麼?

大英帝國也可以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啊!

除了這些主力部隊外,殖民地部隊也是少不了的,再增加十個印度殖民師,和一個加拿大師,以及北美三國也湊出了一個加強師。

吃一塹長一智,丘吉爾先生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就是兵力太少了。所以這次他拼命的向國內要援軍,向大英聯邦的自治政府要援兵。

如果等援兵全部抵達的話,丘吉爾先生的手中最後就會擁有二十個印度師、一個北美加強師、一個加拿大師、一個紐西蘭師、兩個澳大利亞師、十三個英國陸軍主力師和他親自擴編十五個東南亞殖民師。

最後一共是五十三個師,甚至這次的國內援兵中還有三個坦克師,也不知道丘吉爾先生是否知道,現在的英軍裝備的坦克還不能進行叢林作戰!

不管怎麼樣,共計五十三個師,總兵力都接近八十萬了,這顯然不是為了鎮壓殖民地叛亂的!

為了儘可能的說服國會增兵,他當然要適當的誇大其詞了,比如說:捏造日本政府可能會襲擊東南亞的謠言,給國會施壓輿論壓力。

又比如說:假如英日戰爭突然爆發了,英國政府又該怎麼應對?

總之,在他的忽悠還有輿論造勢之下,成功的引起了國會的重視,為了提前防備日本人的偷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