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也一樣,被幾萬英軍打的滿地找牙,最後淪陷為被保護國。
相比保加利亞這次武裝遊行進行的順利,英國人的表現就要糟糕的多了,臨時徵調來來印度殖民師,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也很符合他們的地位。
當保加利亞攻克了德黑蘭後,他們還在斯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打轉。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正所謂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英國人既然選擇了廉價貨,自然不能指望這個戰鬥力了。
作為殖民地部隊,他們的裝備還停留在一戰前,飛機坦克實在是太奢侈了,能有機槍加大炮就行了,反正敵人的裝備更差。
這也是英國人太自傲了,居然同時挑起波斯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如果將三十萬軍隊全部投入到波斯戰爭,現在不說勢如破竹,怎麼也打到了克爾曼。
本來說好的以東經54度為分界線,雙方平分波斯地區,現在既然英國人表現的這麼不合格,就怪不得斐迪南多拿多佔了。
反正中部地區是雙方的緩衝區,沒有明確的勢力範圍劃分,先搶到手,最後肯定會佔便宜。
這也是撿一個便宜,巴列維王朝是剛剛廢除了原來的國王,建立的新王朝,國內還有一大堆事情沒有捋清,新王派和老王派還在鬥爭之中,連進行全國動員的能力都還不具備。
“陛下,英國人向我們發來了外交照會,抗議我們沒有遵守《波斯地區領土瓜分草案》!”梅捷夫說道
“我們有違反規定麼,我怎麼不知道?”斐迪南詫異的問道
“陛下,我們沒有違反規定,作為盟友現在大英帝國遲遲無法解決波斯地區的反抗組織,我們有必須盡盟友的義務幫他們一把!”梅捷夫一本正經的回答道
“嗯,就這麼回函英國人,當初簽訂的條約我們是會遵守的,催促一下他們能不能快點兒結束戰爭,長期性的戰爭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敵人!”斐迪南義正言辭的說
“是!”梅捷夫回答道
“命令中東戰區司令部,現在是能佔多少佔多少,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家店了!”斐迪南補充道
這場戰爭爆發的很突然,英國人沒有時間去收買敵軍,如果給他們幾年時間,以英國人在波斯地區的影響力,估計直接倒戈部隊都是一片一片的。
“是!”總參謀長回答道
這場戰爭確實不值得一提,雙方的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然後看著英國人往阿富汗這個坑裡跳才是王道!
現在英國人想要退出都不行了,一旦他們放棄阿富汗地區,保加利亞的勢力就會延伸進去,威脅到他們的寶貝印度。
就憑保加利亞軍隊在波斯戰場上的表現,倫敦政府就不敢賭保加利亞拿不下阿富汗地區,為了印度的安全起見,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強上。
斐迪南的要求不高,再現英布戰爭的結果就可以了。
想必這一仗過後,英國內部的反戰勢力還會進一步壯大,然後就再也拉不回來了。
一個害怕戰爭的世界霸主,將不再是一個威脅,再挖幾個坑讓他們跳,差不多就可以暴露他們虛弱的本質了。
沒錯,從始至終斐迪南都沒有想過要和大英帝國單挑,原因非常的簡單保加利亞拉盟友的手段,絕對趕不上英國人。
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很多國家敢得罪保加利亞,那是大家隔得遠,他們可以無視保加利亞的報復。
面對英國人就不行,遍佈全球的海軍基地,一旦對上馬上就會遭到打擊,在現實面前選擇誰根本就不言而喻。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可能會支援保加利亞的盟友有那些?無非是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最多還可以拉攏義大利,這是地緣政治決定的。
並且都是被強行綁上戰車的,大家距離太近了,他們沒得選擇!
反觀英國人的潛在盟友,就太多了,這方面斐迪南根本就沒法比。
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大英帝國一直是這麼強大下去,一旦他們虛弱的本質暴露了,這些盟友都會變成他們的敵人。
這才是斐迪南的一貫執行的戰略,先逐步瓦解敵人的盟友,孤立敵人,再拉盟友打擊敵人。
從保加利亞崛起的軌跡來看,無論是在任何時候,他們都不缺乏盟友,從來都沒有被國際社會孤立過!
對付塞爾維亞的時候,俄羅斯帝國是保加利亞的盟友,奧匈帝國也被利誘了過來,成為了暗中的潛在盟友,然後塞爾維亞悲劇了,被保加利亞和奧匈帝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