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以德奧的慘敗而告終,同盟國不但丟掉了特蘭西瓦尼亞高原,戰火也燒到匈牙利大平原,南線戰局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此時,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元帥的壓力大增,戰爭中沒有原因,失敗就是失敗!對於政客們來說,過程不重要,手段也無所謂,他們只在乎結果!
幸好現在德國已經軍方執政了,以興登堡為首的軍政府,對南線的遭遇給予了充分的理解。
畢竟這是雙方實力不對等造成的,德國在南線投入的力量也不過是德軍實力的兩層,在加上一個元氣大傷的奧匈帝國,打不過也是正常的!
沒有制空權,挨炸是在所難免的!除非能夠把德國空軍全部調到南線,否則光憑奧匈帝國的空軍,吃虧是必然的!
即便是如此,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日子也不好過了。理解歸理解,但是如果真要是把南線會戰打輸了,他就是德意志帝國的罪人了。
興登堡政府沒有撤換掉他,難道就是真的就是他德高望重,大家信任他麼?恐怕只要有點兒政治常識的人,都不會這麼認為!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清楚,自己之所以保住了現在的位置,更主要的還是沒有人想來接手這個爛攤子。
有能力的人都知道,南線不好打,不要忘了毛熊還在旁邊虎視眈眈呢?就算是打贏了南線會戰,他們也沒有辦法真的幾敗保加利亞,北極熊肯定是要給他們背後捅刀子的!
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對毛熊來說,現在保加利亞不但掌握了他們最重要的海上運輸線,同時也是他們的現在最大的對外貿易伙伴,俄國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貿易都是和保加利亞進行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戰爭持續到現在,俄國人的糧食出口早就停了,只剩下工業原材料出口了,不賣給保加利亞,他們還能賣給誰?
想要賣給別人,至少他們也要運的出去才行!當然了,現在就算是運出去也賣不動,英法自家有不需要,他們原來最大的買家就是德國人,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繼續貿易了!
同樣,由於世界大戰爆發和同盟國潛艇的猖獗,國際市場工業品的價格也漲到了天上去了。
對俄國人來說,除了購買保加利亞生產的廉價貨,窮逼的沙皇政府根本就買不起高價貨,並且也承擔不起高昂的運費!
除非是緊缺的戰略物資,兩國才對外採購,否則平時保俄兩國都是儘可能的關起門來合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對外界的依耐,就是為了節省龐大的戰爭開銷,和儘可能的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這種情況下,保加利亞自然就成了俄國人最大的工業生產基地,而俄國也成了保加利亞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地,因此現階段保俄兩國現在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任誰完蛋對方都要跟著元氣大傷!
這也是斐迪南現在拼命擴張領土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獲得足夠的資源,從而讓保加利亞擺脫對毛熊原材料上的依耐,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
兩國這種獨特的關係,自然令同盟國南線指揮官們頭疼萬分,這哪裡只是在打南線會戰,分明是把東線會戰的的工作也塞了過來,並且還是隻增加任務,卻不給他們增加兵力!
當然,東線會戰的時候,法金漢也有這種感覺,只不過當時保加利亞的戰略重心在小亞細亞半島,並且德軍的兵力也足夠雄厚。
最關鍵的自然是協約國在坑隊友,並且俄國人敗得太快了,快到斐迪南想幫忙都來不及了!
雖然現在毛熊也不在狀態,他們主動參合這場大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必要的防備總要有吧?
否則,要是沙皇政府突然改變了主意,又或者是協約國完成了內部利益交易,換取了毛熊出兵,他們不就慘了?
這種背景下,聰明人自然是不會跳坑了,本來就處於下風,還要再加一個隨時都可能爆發的毛熊,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坑,完全看不到任何獲得勝利的希望!
至於蠢貨,他們中到是有人想做這個司令官的位置,可惜興登堡政府又傻,怎麼可能讓幾個傻瓜來讓現在的南線的局勢更加惡化呢?
至少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元帥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由他負責指揮部隊,或許不會取得大勝,但也不會讓局勢變得更加糟糕!
知道了這一切後,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心情能好的起來才怪,很明顯國內已經不對南線抱有希望了,增兵自然是不存在的,興登堡政府現在的唯一希望都寄託在了能夠在西線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