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結果,自然是不出瓦力科特的意料,儘管英法聯軍現在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人多也不一定能夠打勝仗!
西線戰勢再次陷入了僵局,英法聯軍兵多,德國人戰鬥力強,雙方依然是打了個半斤八兩,短期內無法分出勝負來。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英法自然將目光投向了別的地方,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忽悠俄國人,只要俄國肯發力,現在同盟國絕對承受三線大戰。
可惜,現在沙皇政府剛剛進行了一場內部鬥爭,尼古拉二世正忙著善後呢?無論英法怎麼忽悠,在俄國人的內部鬥爭結束前,都是不可能大規模對外用兵的!
然後他們又將目光投降了南線,結果發現雙方正打得熱火朝天,短時間內是分不出勝負的!
瓦力科特的突然提議,自然就引起了英法兩國政府的注意了,盤算了一下,他們發現儘管現在打的是奧匈帝國,但是隻要奧匈完了,德國人還能夠堅持得住麼?
於是,瓦力科特迎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英法決定各自增兵十萬配合他一起行動,為了保住戰爭主導權,瓦力科特不得不再次向國內求援。
……
“瓦力科特將軍現在請求支援,總參謀部是怎麼打算的?”斐迪南問道
代理總參謀長克洛斯夫胸有成竹的回答道:“陛下,我們計劃從新組建的志願軍中抽調八個步兵師和兩個重炮旅,組成一支總兵力約14萬人增援部隊,另外空軍也將在義大利北部建立機場,威脅奧地利和德國慕尼黑地區!”
斐迪南滿意的點了點頭,參謀部的計劃還是很靠譜的,現在瓦力科特手中能夠投入到奧地利攻略的部隊大約還有十七萬部隊,再加上英法增援的二十萬部隊,現在國內又派去十四萬部隊,總兵力已經高達五十一萬了。
這足以發起一場中等規模的大會戰,要知道這次英法可沒有拿殖民地部隊湊數,為了儘快打破僵局他們也是下了本錢的,都是直接從西線戰場上抽調的精銳部隊!
當然,這也是現在他們西線的兵力充足,即便是每個月高達三四十萬的人員傷亡,他們都吼得住,拿出區區二十萬部隊根本就沒有壓力!
斐迪南知道現在同盟國又要糾結了,面對協約國來勢洶洶的五十多萬聯軍,他們該從什麼地方抽調兵力來應付呢?
開闢一條戰線,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除了軍隊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物資消耗!這對同盟國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再增加一條義大利戰線出來,奧匈帝國肯定是吼不住的,德國人也會非常的難受,軍隊或許他們還可以想辦法湊出來,但是戰略物資就麻煩大了!
當然了,這是人家興登堡該考慮的問題,和他的關係不大。
……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斐迪南深有感觸的說:“嗯,就這麼辦吧,這場世界大戰已經進行的太久了,對我們國內的經濟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早日結束這場戰爭,這對我們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早日結束戰爭,對保加利亞來說當然是一場好事了,畢竟現在該拿的基本上都拿到手了,還沒有拿到手的戰後也可以交易到手。
同時,這場戰爭也成功的削弱了競爭對手,比如義大利和奧匈這兩個難兄難弟,戰後多半是要從列強中除名了。
而英法俄三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創,未來二十年大家都要舔傷口,再也沒有能力繼續壓制保加利亞的發展了!
吃飽喝足了,敵人也掛了,自然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
要是再打下去,估計美國人就要跳出來摘桃子了。一旦這場戰爭短期內無法獲得勝利,美國人要參戰英法是肯定不會拒絕的,並且還要開出大代價來拉攏他們。
蛋糕就這麼大,要是多了一個人分,其他人自然都只有少拿一份了,這顯然不是斐迪南能夠忍受的。
至於後世流傳的,美國人被英法擺了一道,沒有從一戰中獲得好處,這也就是拿出來忽悠一下普通人罷了,反正斐迪南是不會信的!
站在他現在的位置,他才明白美國人在一戰中的收穫到底有多驚人,甚至英法的收益加起來都不足他們的一半!
首先,透過這場戰爭美國人加大了中央集權,在一戰爆發前,聯邦制的美國,雖然不是一盤散沙,實際上也好不了多少。
但是在一戰結束後,美國就真的被融合了起來,聯邦政府對地方上的影響力增加了,國內的資本家們也認識到聯合的力量,國家向心力大大增強,杜絕了國家分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