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
尼古拉二世正在為接下來的戰爭經費發愁,戰爭進行到了現在,不光是俄羅斯帝國打窮了,就連沙皇家族幾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也被消耗殆盡。
就連支援他貴族、官員,這些人的家底也都變成了不動產。為了籌集資金,尼古拉二世是把能賣掉的都拿出來賣掉了。
比如:聖彼得堡的國營企業、抄沒反對派的家產、礦山……
這些不動產都在進行打折出售,原本這些價值連城的東西,現在都變得不值錢了。
本來糧食、礦產資源出口,是俄羅斯帝國最大的財源,現在都不存在了。
長年的戰爭使他們的糧食產量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如果不是俄國人的土地面積足夠大、夠肥沃的話,現在他們就要變成糧食進口國了。
礦產資源開發也是如此,在戰爭的影響下,產量無法保障,也逐漸的丟掉了國際市場,現在就剩下這個唯一的買家了。
偏偏世界大戰結束後,保加利亞擴張的太厲害,廣袤殖民地也能夠提供大部分都資源,隨著殖民地的不斷開發,從俄國進口的礦產資源也在持續下降。
最為明顯的就是石油出口,世界大戰前保加利亞是俄國石油最大的進口國,整個歐洲大陸一半的國家都在向俄國人進口石油。
巴庫油田成為了沙皇政府最大的創匯產業,內戰爆發後,小尼古拉沙皇還在巴庫地區駐紮了重兵,擔心保加利亞會打那裡的主意。
很快就讓他失望了,隨著一個個新油田被發現,國際油價一跌再跌,然後就沒有反彈過。
本來是歐洲最大石油出口國的俄羅斯帝國,突然發現石油賣不出去了,因為運輸成本的關係,巴庫出產的石油逐漸喪失了競爭力。
原本最大的買家保加利亞,在世界大戰後先後開發了羅馬尼亞、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的油田,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
並且在斐迪南的有意控制下,國際油價一直表現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很多開採成本高的油田就被迫關門了,比如英國人在波斯地區的油田公司,就因為長時間的虧損倒閉了。
巴庫油田自然也不例外,當尼古拉二世的軍隊打下了高加索地區後,第一時間搶佔了巴庫油田,結果尷尬的發現這就是一個雞肋。
由於開採技術落後,提煉技術過時,加上俄國人那糟糕的交通樞紐,從巴庫地區出產的石油運到聖彼得堡,再提煉出成品來,比從保加利亞直接進口的成品油都貴。
這個年代,俄國人可沒有建立輸油管道,石油運輸全靠火車皮、駱駝、馬車進行運輸,這個成本能低才怪。
最後為了節省開支,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讓巴庫油田減產,生產出來的石油僅供高加索地區使用就可以了,不用運出來賠錢了。
沒有了這些外匯來源,沙皇政府的日子當然就不好過了,武器彈藥還得要進口啊。自力更生什麼的,不適合沙皇政府現在玩,否則是要破產的。
“首相,政府還可以從什麼地方挪出一筆錢來,不管怎麼說我們也要保證春季攻勢的順利進行,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再託下去了。
否則過了這個春天,這些叛黨又會再次恢復元氣,該死的約翰牛不會讓我們輕鬆完成統一的。
現在我們必須要快,否則來自歐洲的武器彈藥,又回再次送到我們的敵人手中!”尼古拉二世慎重的說
仗打到了現在,他已經明白了,現在他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這些叛黨了,而是在幕後支援他們的歐洲各國。
其中又以英國人做得最為突出,正是由於英國人的出現,小尼古拉沙皇政府才能夠支援到現在,否則他們早就妥協了。
“偉大的沙皇陛下,這個恐怕不行,現在我們政府的開支中,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經費都用在了戰爭中,別的部門經費都已經壓制到了最低點。
你知道的,為了支援戰爭,我們已經挪用很多資金,就連償還保加利亞的貸款的資金,也被我們挪用掉了!”首相苦笑著說
政府財政危機早就出現了,早在半年前他就向尼古拉二世建議,再去拆借一筆貸款回來,可惜尼古拉二世抱有僥倖心理,他認為在這個冬天就有可能結束掉這場戰爭。
那麼堅持一下,就不用再去借國際貸款了,畢竟那個利息真的很高啊!沙皇政府現在已經是債臺高築了,一旦統一了全國,英法也該上門逼債了。
到時候光償還英法保三國的貸款,政府就要榨乾國庫中的每一個盧布,能省一筆算一筆,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