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危機爆發後,當地的居民走上了街頭向佔領軍抗議,遭到了殘酷鎮壓,佔領軍逮捕了這次示威遊行的領導者,現場槍殺了十八名抗議群眾。
4月15日,在遇難者葬禮上,出現了五十萬德國民眾,引起佔領軍的恐慌,強制驅散了人群。
並且制定了嚴格的人口流動法案,任何聚會均不得超過三十人,德國民眾出行必須要佔領軍開路條,否則就是違法。
佔領軍的暴行激起了德國人的不滿,德國民眾很快發動了一場“消極抵抗運動”。
即:不配合英法佔領軍的一切行動,比如工人罷工、商人罷市,醫院、學校、政府部門集體關門。
為了贏得選民們的支援,德國政府支援了這次消極抵抗運動,下令所有的政府公職人員,不得配合佔領軍的一切活動。
很快消極抵抗運動,在德國全面爆發。至此德國政府中斷了所有的賠款支付,發展到了後期,德國人主動炸燬了當地的鐵路、運河、工廠……
不過這些消極的抵抗運動,並沒有嚇到佔領軍,英法比聯軍封鎖了德國的所有交通要道,禁止一切物資流動逼迫當地居民妥協。
7月12日,迫於物資緊缺的壓力,德國中央政府不得不宣佈停止消極抵抗運動,在此之前,魯爾區的很多工廠實際上早就復工了。
不管再怎麼堅持,人總是要吃飯的,在飢餓面前,德國人不得不選擇妥協。
當地的德國民眾,也不是沒有發動過武裝起義,可惜很快就被佔領軍鎮壓了下去,參與起義的民眾也遭到了殘酷的屠殺。
見識到了英法的決心之後,德國政府不得不進行讓步,承認了英法對魯爾區佔領的事實。
不過這次抵抗也有積極的一面,為了安撫工人,資本家們不得不提高了待遇,改善了他們的伙食標準、居住和工作環境,降低了他們的勞動強度。
這次事件帶來的惡劣影響,卻遠遠沒有辦法消除,在這次事件中表現軟弱的德國政府,已經被德國民眾給拋棄了。
持續惡化的經濟情況,也造成了德國政局的混亂,在這種背景下,德國的右翼勢力迅速壯大。
面對這種情況,英國人立即採取了行動,開始積極應對危機。
1925年8月2日,協約國再次在巴黎召開了國際會議,這次非常難得的讓德國代表參加了會議。
除了法國對德國的領土有所窺視外,其餘國家都是為了讓德國能夠順利的償還債務,一個混亂的德國不符合大家的利益。
“對於這次魯爾事件,我代表大英帝國表示遺憾,德國政府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提議建立魯爾區、庫克斯港、威廉斯港等租界區,由國際聯盟組建聯軍維持當地治安!
英法比三國佔領軍,將陸續從目前的佔領區撤離,將政權移交給德國政府。
對於德國政府所欠下的債務,我建議暫緩執行,同時將目前從工人工資中抽取的三分一,下調到五分之一,以便讓德國恢復經濟!”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慎重的說
沒錯,英國人現在是在支援德國,可惜他們也是要利益的,每年高達上億英鎊的利潤,讓英國資本家們欲罷不能。
這種情況下,格雷怎麼可能忽視呢?要知道,雖然幹掉了美國的功績,讓勞合-喬治擺脫了一次政治危機,但是反對黨的力量依然強大。
如果不能夠拉攏國內的財團支援,那麼倒閣就是早晚的事情,在這種背景下,德國人的利益自然要被犧牲了。
“不行,租界是什麼地方?這是對一個獨立國家主權的踐踏,德意志共和國絕對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德國代表立即反駁道
“既然德國政府拒絕,我看建立租界區就算了,不如我們先維持現狀吧,等德國政府償還了所有的債務後,我們就從現在的佔領區撤軍!
如果德國政府無力承擔這筆戰爭賠款,那麼我提議,讓德國政府用領土充抵戰爭賠款,直接一次性嘗清債務,省得大家老是為此犯愁!”法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提議道
“亞歷山大先生說的不錯,如果德國政府無力支付戰爭賠款,那麼用土地充抵也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們擔心價格的話,可以舉行一場拍賣會,讓全歐洲的國家一起參與,想必一定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比利時代表落井下石道
古諾總統已經被氣瘋了,誰在擔心價格了,老子從來都沒有答應過要賣地的!
以欠下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