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世界大戰爆發前,保加利亞還有一個重點發展的產業就是——農業,但是隨著世界大戰的結束,無論是斐迪南還是內閣都不怎麼上心了。
原因非常的現實——土地多了!既然土地增加了,那麼糧食產量自然也就提高了,但是國際市場對糧食的需求量並沒有增加!
農業部在年度預算會議上就提出了農業轉型,原來政府強令要保住的耕地面積,現在已經不需要了,反而要引導民眾改種經濟作物!
當然,糧食供過於求的危機短期內還不會爆發,至少在俄國人恢復糧食出口前,保加利亞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但是未雨綢繆的工作必須要開始了,不然過上幾年大開荒完成了,一大片大片的小麥、土豆豐收了,那感覺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要化解這一危機,還是要靠計生委,只有人口增加了,這個問題才可以得到完美的解決,所以計劃生育還是要繼續搞下去。
然後,這一輪預算爭奪戰中,人口署拔的了頭籌,不但拿到了2.5億列弗的經費,還獲得了內閣特批:發放國家法律規定的獎勵、或者是補貼,最終超過預算的部分,政府負責兜底!
簡單的來說,還是鼓勵大家生育,多多益善!即便是預算超支,也無所謂,反正現在保加利亞政府就要人口!
按照保加利亞政府的規劃,未來十年內保加利亞的人力資源缺口,將超過800萬,想要彌補這個缺口,短期內除了從俄國以及歐洲移民外,貌似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但是移民也不是長久之計,並且這些人的素質也是硬傷,越來越無法滿足保加利亞發展的需要了。
在1918年的工作會議上,斐迪南就向人口署提出了:二十年內人口翻倍的要求!
這個也是經過精確計算後得出來的結論,由於俄國內戰的因素,目前保加利亞每個月少則接收幾萬,多則接收十幾萬難民。
再加上從歐洲各國過來的移民,保加利亞的人口想要在二十年內完成倍增,平均下來就需要每年保證兩百三十萬的新生嬰兒成活,才能夠完成任務。
當然這個人口倍增,是指擁有保加利亞國籍的人口倍增,而不是保加利亞控制區域的人口倍增,否則人口署的官員也不要乾了,那根本就無法完成!
要完成這一偉大的人口戰略,保加利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理論上只要保持現在的人口出生率,或許還不需要等到二十年後,在第十四或者是十五年就可以完成這一戰略目標,政府對這一計劃持樂觀態度!
斐迪南自然沒有打消大家的積極性,雖然他知道小農經濟被摧毀後,人口增長率下降,是必然的趨勢,但是這個時間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他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