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的一聲令下過後,康斯坦丁對於德國人的遺產立即興趣大減,無論是船舶還是其它工業製品,他都任由英法瓜分,保加利亞還是拆工廠回去自己造好了!
處理完賠償分割後,就輪到德國人的殖民地了,不要看德國人在挑戰舊世界,就以為他們的殖民地少了,實際上他們的殖民地面積依然不小,只是價值不怎麼高。
1、太平洋地區:
德屬薩摩亞:1899年-1915年
德屬新幾內亞,包括威廉皇帝領地(Kaiser-Wilhelms-Land)和鄰近海島:1884-1915年;其政區還包括:
加羅林群島:1889年-1915年
馬里亞納群島:1889年-1915年
2、德屬東非:
後來的坦噶尼喀,今天屬於坦尚尼亞:1885年-1917年
盧安達和蒲隆地:1885年-1917年
3、德屬西非:
喀麥隆:1884年-1915年
多哥:1884年-1915年
4、德屬西南非洲,今奈米比亞:1883年-1916年
5、遠東**地區:***州灣租借地,包括租借地**島:1897年-1915年(原本租借99年)
山~~勢力範圍
黃~~~流域勢力範圍
(備註:這個時空世界大戰延後了一年爆發,所以德國人的殖民地也是延後被協約國奪取。)
反正拿到這份兒資料後,斐迪南就知道該怎麼選擇了,這5大板塊的殖民地,首先就排除了遠東~~地區,在和諧神獸的庇護下堅決不能動!
其次德屬薩摩亞,反正斐迪南都沒有聽說過,好不容易才地圖上找到,位於南太平洋距離紐西蘭不遠處的幾座小島,對保加利亞來說這裡的經濟價值、戰略價值都是幾乎為零,不用猶豫直接淘汰掉!
德屬新幾內亞地區不用看,德國人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就沒有適合保加利亞的,要麼沒有價值,要麼在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之內,直接插手進去不合算!
然後德屬東非,斐迪南都懶得吐槽了,都是什麼些爛地,包括了後世的盧安達、蒲隆地、坦噶尼喀、以及莫三比克北部,面積到是不小,但是經濟價值都是渣渣!
盧安達和蒲隆地都在非洲內陸,完全不用考慮,這個年代肯定是沒有辦法開發的,就是到了21世紀都沒有開發出來,斐迪南不認為保加利亞有能耐。
坦噶尼喀除了面積夠大,他拿來幹什麼?難道去種劍麻、丁香麼?又或者是坦噶尼喀湖養魚?
莫三比克貌似有些價值,可惜德國人控制的是北部高原,屁用沒有,就算是要開發礦產也是21世紀過後的問題了,斐迪南又沒有發瘋!
斐迪南都懷疑整個德屬東非,每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有沒有兩百多萬英鎊?這是明顯的虧損殖民地,除非是可以和周邊連成一片,進行貿易互補,估計才能夠贏利,保加利亞還是算了吧!
德屬西非還算將就,不過依然怎一個窮字了得!喀麥隆礦產資源種類不少,可惜儲量都不大,經濟價值有限。
喀麥隆和多哥,斐迪南看來也就能夠發展農業,要不就賣賣木材,反正不要有太大的指望!
盤點了一圈後,斐迪南驚訝的發現,德國人這麼多殖民地也就德屬西南非洲的奈米比亞有些價值,自然資源豐富,無論是發展農業還是工業都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奈米比亞礦產資源豐富,素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主要礦藏有鑽石、鈾、銅、銀等,還是世界十大魚業主產國。
不過在短期內,也不具備開發價值,在鐵路修通之前開發礦產簡直就是找死,發展魚業更是扯淡,賣給誰就是最大的問題!
前期除了發展一下農業外,貌似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出於長遠考慮可以先把地盤給佔了。
最後,斐迪南還是給康斯坦丁下達了密令,首選德屬西南非洲,其次是德屬西非,再次是東非,最後是太平洋群島,遠東和保加利亞沒有關係!
……
接到國內傳來的詳細資料,康斯坦丁明白為什麼自己提議將德國人的殖民地作價出售,英法都沒有反對了,感情經濟價值都不高,戰略價值也很一般,對財大氣粗的英法來說,也就那麼回事!
就算是對保加利亞來說,也大都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康斯坦丁狠狠的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