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開始的就是閱兵儀式,一個個步兵方陣、炮兵方陣,整齊的出現在了斐迪南的面前,等待著他檢閱。
檢閱完成後,斐迪南又親自給竟升將軍的軍官們授銜,畢竟這次大典還包括了慶功大典。
在萬人矚目之下,給有功之臣授銜,也是斐迪南必不可少的工作。
保加利亞是君主制國家,除了授銜外,還有就是授爵了。甚至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後者才是關鍵!
比起保塞戰爭,這次斐迪南就大方了很多,大手一揮就封出去了七名伯爵,十八名子爵,一百多名男爵,上千名騎士。
除了軍方的人員外,這次授爵人員也包括了政府官員,以及為保加利亞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師。
當然,還是軍方佔了大頭,軍功永遠是最容易封爵的,在保加利亞也不能例外。
七名伯爵,軍方就佔了五位,也就是現在軍方的五大巨頭了。內閣佔了兩位,分別是首相康斯坦丁和契科夫。
這也沒什麼好爭議的,論能力、論貢獻,這兩人都是符合要求的,
十八名子爵,也是軍方佔了大多數,但是也包括了宮相卡爾和情報頭子弗胡,以及兵工廠的總工程師,和鐵路公司的總工程師等人。
其它的爵位,就不多說了。斐迪南不得不感嘆,19世紀爵位真他媽的是個好東西啊!
為了拉攏幾名外聘的工程師、科研人員,斐迪南是想進了辦法,都沒有多大的效果。
當斐迪南要對立下了大功的人授爵時,這些人不待猶豫的,直接加入了保加利亞這個大家庭。當然了爵位還不能低,不是世襲的人家還看不上。
斐迪南也清楚,也是現在保加利亞升格成王國,實力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了。不然,像隔壁的黑山王國,尼古拉一世封出來的爵位,受歡迎度就要低得多。
爵位也不是什麼國家的都有誘惑力,比如非洲酋長封的,就算封個親王也沒有幾個人會放在心上。
授爵完成後,又是表彰大會,這次針對的是在巴爾幹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死人就不用說了,以斐迪南的節操,那是無限度的抬高,反正說幾句好話,又不要錢。
……
儀式完成後,並不意味著斐迪南的工作就結束了,麻煩的事這才剛剛開始。
各國來賓、親朋好友,很多人都需要斐迪南親自接待,沒辦法誰叫保加利亞王室中,再也沒有有分量的男丁呢?
現在王后懷孕,由王太后出面接待女眷還說得過去,但是主要的任務,還是要斐迪南親自上。
貴族最講究的就是個面子,這次大家給足了斐迪南的面子,歐洲各大貴族都派出了有分量的人物參加。本著對等原則,斐迪南驚訝的發現,保加利亞就只有他自己滿足了。
保加利亞根本就沒有老牌貴族,總不能用現在新封的幾個伯爵去接待一個個公爵、親王吧?
那已經不是接待了,完全是漠視,當然如果這幾名伯爵是老牌貴族出身的話,那麼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所以斐迪南晚宴上不得不親自上陣,去和他們分別打一聲招呼,以盡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