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如意算盤能夠打響麼?這個問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單純從利益的角度出發,現在俄國人退出戰爭儲存實力或許更加合算。
前提條件是毛熊沒有稱霸歐洲大陸的野心,否則德俄之間就沒有了緩和的可能。
德俄一開始接觸,斐迪南就收到了訊息,作為旁觀者,他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彷彿什麼都不知道。
他清楚俄國人現在就算是要退出戰爭,也必須要拉上保加利亞一起退出,否則戰後他們拿什麼對抗更加強大的德國人!
歷史上英法說服俄國人最關鍵的一條理由就是——德國人太強大了,一旦讓他們整合了歐洲大陸,俄羅斯帝國就只能夠以二流國度存在下去了!
最終斐迪南還是決定給德國人捅一刀,將情報透露給英法,讓他們去攪和好了。
反正論起外交手段來,自從卑斯麥宰相之後,德國人的外交就開始不線上了,現在有約翰牛在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
斐迪南關心的問:“參謀長我們的軍隊準備好了麼?什麼時候可以登陸義大利?”
總參謀長伊米亞-迪米特耶夫胸有成竹的說:“陛下,軍隊早就準備好了,只需要你一聲令下,我們隨時都可以發起進攻!”
斐迪南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那好,命令瓦力科特中將盡快發起登陸作戰,具體時間地點讓他自己選擇!”
斐迪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由於先知先覺的因素,自己的戰略水平可能有90分,但實際軍事指揮能力可能只有50分,所以他從來不插手前線部隊的指揮問題。
尤其是這樣的登陸作戰,要實際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了,包括天氣、海上的風浪、敵人的兵力部署變化等等都有可能會影響登陸的成功與否,就更加不能插手了。
“是!”總參謀長鏗鏘有力的回答道。
短暫的軍事會議結束後,斐迪南懸著的心又放了下來。想必等義大利人退出戰爭後,俄國人中的主戰派也一定會受到歡欣鼓舞吧!
畢竟這是一場政治仗,只要登陸成功,協約國聯軍將戰火燒到了羅馬,搖擺不定的義大利政府多半就要屈服了。
至於義大利人會不會拼死抵抗,這個無關緊要。反正這次協約國的登陸大軍中保加利亞只有五個步兵師參與,其餘的十六個步兵師都是英法的殖民地炮灰部隊。
炮灰部隊是可以隨便消耗的,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了。畢竟對約翰牛來說,就算是損失一百萬殖民地部隊,造成的影響也比不上損失一萬本土部隊。
……
盛夏的七月,斐迪南正躲在樹下乘涼,現在他是無比的懷念有空調的日子。哪裡像現在,老式的電風扇呼啦啦的響個不停,不停的刺激著他的耳朵。
首相康斯坦丁突然來到王宮中,給他帶來了一個好訊息,或者說是俄國人的好訊息更加合適!
“陛下,達達尼爾海峽我們已經清理出來了,現在可以恢復通航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預計再過兩個月時間,也可以清理出來恢復正常通航!”
斐迪南一下子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說:“好!馬上給聖彼得堡發電報,告訴他們這個好訊息!”
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帝國知道自己海軍不給力,乾脆利落的堵塞了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用暴力的方式切斷了俄國人的海路運輸。
沒有了這條海路,英法提供的物資就只能經過保加利國內的鐵路進行轉運了,顯然這會耽擱大量的時間。
原本走海路只需要兩三天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運輸任務,要透過鐵路轉運,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還要考慮到鐵路的運力問題,很多時候物資到了,也不得不排隊等火車。
現在好了,達達尼爾海峽通航了,物資可以直接抵達君士坦丁堡,再轉運過去,至少節省了大半的時間,還不需要排隊等火車!
顯然這對俄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這意味著他們後面獲得的獲得的物資援助,可以大大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