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不會那麼快投降了!
即便是如此,財政大臣肯尼迪也苦笑著說:“陛下,這個恐怕做不到,現在的糧食儲備已經是財政支出的極限了。
目前的『政府』債務已經突破了四十列弗(約合16億英鎊),預計三五計劃完成時,『政府』的債務將達到九十億列弗(約合36億英鎊),實在是無力繼續增加了!”
斐迪南也有些為難了,這個增加的開支還不是一星半點兒,他也不知道該不該堅持己見。
現在國際市場上的糧食價格都已經突破400列弗每噸了,就算保加利亞國內的糧食銷售價格也在360列弗左右每噸,『政府』就算是直接從國有農業公司手中採購,價格也不可能低於300列弗每噸。
那怕是按最低的數字計算,每年350萬噸糧食儲備,也需要105億列弗(約合4200萬英鎊),這個數字幾乎是現在保加利亞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了!
並且一旦『政府』大肆採購,必將拉昇國內的糧食價格,引起一系列的麻煩,要想平穩的度過,顯然只能在國際市場上採購。
要知道保加利亞這個儲備糧,可不都是『政府』出錢買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軍方的戰利品。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可以先後佔領了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帝國的主要產糧地,並且都是秋收過後才撤軍的,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回了。
否則,保加利亞的糧食儲備,估計能有現在的一半就算不錯了。
難怪這個年代,各國的儲備糧都不是很多,完全是因為糧食貴啊!
受限於生產力的關係,現在全世界還有一半人都吃不飽飯,糧食價格能降下來才怪!
正在斐迪南頭疼的時候,契科夫出了一個主意:“陛下,現在保加利亞每年出出口的糧食約在一百五十萬噸左右,一旦戰爭爆發,我們完全可以禁止糧食出口,這樣一來就算因為戰爭造成糧食減產,我們也基本上可以應付!
並且,我們可以防備災荒為由,號召民眾們進行存糧,也可以減輕我們糧食的壓力!”
斐迪南點了點頭,這勉強也是一個辦法,戰爭時期禁止糧食出口是必然的!
之前的戰爭中保加利亞沒有實施,主要是因為戰爭持續時間太短了,短短几個月就結束了,就自然沒有實施的必要了!
反到是號召民眾存糧以備災年,斐迪南認為很有搞頭,現在保加利亞的民眾手中多於的錢沒有,但是儲存幾個月的糧食,還是可以做到的。
平常來說,這個還真不打緊,戰爭時期這個就很重要了。如果實在不夠,斐迪南也只能向俄國人買了!
不要看一戰中,『毛』熊糧食似乎也供應不足,就以為他們是真的是缺糧了!實際上這主要是他們糟糕的運輸條件,和混『亂』的後勤體系造成的,作為歐洲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至少在戰爭前中期他們的糧食都是很富裕的!
哦,沙皇『政府』崩潰時,聖彼得堡的工人們連基本生存的糧食都無法保障,但是令人諷刺的是資本家們的糧倉仍然是堆得滿滿的,否則新生的蘇聯真的有可能就被餓死了!
大不了到時候對俄貿易,讓俄國人用糧食支付好了,反正貴族、資本家們有的是辦法,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區區一點兒糧食是難不倒他們的。
好吧,只要能夠解決問題,斐迪南是不在乎是不是按他的意思辦的,既然契科夫的辦法有用,當然就要採用了!
斐迪南想了想說:“嗯,那就先每年增加50萬噸糧食儲備,號召民眾儲糧先暫時保密,後面在實施!
同時,我們還必須要擴充軍工產能,除了滿足我們自身所需外,還要考慮到俄國人的需求,以備不時之需!
原則上,至少要保障我們極限動員狀態下的武器裝備,並且在此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盈餘!”
關於擴充軍工產能的問題,大家都沒有意見,可能是受日俄戰爭的影響,對於俄國人的軍工生產能力,大家還真沒有看在眼裡!
再說了,現在兵工廠這些裝置保加利亞都可以自己生產,成本已經降了下去,想要擴建兵工廠,隨時都可以進行。
哦,現在保加利亞的兵工廠已經不只是原來的一家了,大大小小的軍工企業已經增加到了十幾家,各自之間還有競爭,屬於他們旱澇保收的好日子早就結束了。
不過具體需要增加多少產能,這個問題和增加糧食儲備不一樣,糧食斐迪南自己都可以根據人口數量估算出來,而軍工產能的擴充就要實際調查後,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