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機吧!”
副官雖然有些不解現在剛出了事,不是應該坐鎮指揮麼?怎麼要回聖彼得堡呢?但他還是習慣性的回答道:“是!”
作為高階將領,俄國軍方有一個慣例就是不乘坐國產飛機,他們的專機都是清一色的進口貨,不光他們就連政府高層也是如此。
不是他們崇洋媚外,國產飛機時常需要修理也就罷了,最坑的是他們零配件的質量常常不過關,有很小的機率會發生故障。
只不過他們這個故障非同一般,有一定的機率飛機會直接從天上掉下來;又或者是需要升空避讓大山的時候,有可能會直接撞上去……
也不光是俄國飛機,這個年代全世界的飛機事故都是居高不下,只不過毛熊格外要多些。
……
“陛下,這是我們空軍關於提高戰鬥力的計劃書。”尼古拉-尼古拉奧卡斯中將忐忑的向尼古拉二世遞交了一份檔案,他知道今天過後自己就成了資本家們的眼中釘了。
不過,他也不在乎,這個年代涉足飛機制造領域的資本家並不多,實力也不是很雄厚,還奈何不了他。
真正能夠給帶來麻煩的還是政府內部的官僚,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尼古拉二世的臉色正在發生著晴轉多雲的變化,最後烏雲密佈,很顯然他生氣了,暴風雨即將來臨。
“你們提高戰鬥力的計劃,就是所有的飛機都用進口貨?”尼古拉二世憤怒的問
尼古拉-尼古拉奧卡斯中將處變不驚的說:“是的,陛下!我們空軍是綜合了成本和飛機效能,進行了全面的論證之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這不是無的放矢,現在俄國自產飛機的價格還真的比進口飛機貴,質量更是完全沒法比。
他計算過了,以現在空軍的軍費如果全部對外進口,還可以再增加一百多架飛機,俄國資本家們的貪婪就可想而知了。
不對,他們的成本本來就要高些,公關費可比飛機生產成本高多了,總價高一點質量差一點完全都是正常的。
尼古拉二世壓下了怒火,現在是戰爭時期,軍方想要更好的武器裝備也是正常的,國內的資本家們不爭氣,他們選擇外購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然,這和尼古拉二世也非常不滿資本家們的行為有關,一邊發著國難財,一邊又叫囂著民主自由,想要奪權。
這還和之前俄國政府的內部鬥爭有關係,在俄國思想界,一直存在著兩個對立的思想派別,斯拉夫派和西方派,這兩個思想派別始終左右著俄國政治的發展和國家前途。
首先,斯拉夫派認為,俄國自從伊凡三世以來,繼承了拜佔廷帝國羅馬皇帝的稱號和東正教的領袖地位,這就意味著,俄國具有了統治世界和挽救世界的權利和義務。
很顯然的,俄國既然已經繼承了拜佔廷帝國的遺產,就有義務,也有權利,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疆土和信仰。
所以,斯拉夫派認為,俄國社會的同質性,所帶來的人民道德的高尚和社會的超穩定性,是以物質至上的西方社會,所不能相比的。
因此,斯拉夫派認為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民族的罪人,正是因為他學習西方的改革,而導致了俄國社會的同質性的喪失。因此,斯拉夫派認為,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民族的罪人,而加以批判。
而西方派則認為,俄國遠遠落後於發達的西歐社會,所以,俄國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從而逐漸的縮小與西歐國家的差距,進而融入發達的西歐社會之中。
所以,西方派認為,把彼得大帝看作是英雄,認為是彼得大帝學習西方的改革,才是俄國國力大大的增強,從而能在北方大戰中,一舉擊敗了,號稱波羅的海絕對霸主的瑞典,一躍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都是彼得大帝學習西方的結果。
所以,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一世的前期,西方派的思想,一直都是俄國統治集團的主流治國思想。
不過反法戰爭後,就發生了改變,由於擊敗了拿破崙,俄羅斯的民族自信空前高漲了起來。因此,斯拉夫派取代了西方派,成為了俄國統治集團的治國思想。
隨著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俄國再次發生了變化,亞歷山大二世認為俄國已經落後於歐洲了,又重新把西方派之中的溫和派的思想,當作是俄國統治集團的思想,在這一思想下他主導了俄國政治和經濟改革,使俄國真正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歐洲國家。
但是他的改革又不徹底,斯拉夫派仍然佔據了主導地位,西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