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章 尼古拉二世(1 / 2)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1868年5月18日出生於聖彼得堡,

是亞歷山大三世與皇后瑪利亞(丹麥公主達格瑪)之長子。俄羅斯末代皇帝,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

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時代,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變革時期。從19世紀末起,以重工業為中心的俄羅斯,工業體系得到完善,資本主義經濟,與腐朽落後的俄國政治制度之間產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

而俄國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大量農民破產,社會矛盾激化。面對這些情況,他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繼續對內鎮壓,對外擴張。

尼古拉在皇太子時期,曾擔任西伯利亞鐵路,建設委員會主席。1891年,前往海參崴主持出席西伯利亞鐵路開工儀式時,受日本皇室邀請,順路訪問日本,於大津遇襲,史稱“大津事件”。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國力也隨之增強,到19世紀末已成為亞洲強國。

當時日本一心想要成為亞洲霸主,躋身世界列強行列,而面對俄國在遠東擴張的咄咄逼人架勢,日本政府又感到恐慌。

在日本國民中也充滿著強烈的仇俄情緒,民間出現了黑龍會等組織。因此,在尼古拉赴日前,反俄組織已開始策劃刺殺俄國皇太子的行動。

尼古拉在日本訪問期間,在東京街頭觀光,一名日本武士衝到了他跟前,揮起馬刀砍向了尼古拉。

幸好尼古拉的隨從反應快,一把推開了他,才免於刀下做鬼,但還是被刀削去一塊頭皮,皇太子立即被送往醫院。

雖然逃過了一劫,但是尼古拉二世頭上一直留有一塊明顯的傷疤,並患有嚴重的偏頭痛病,這是他這次遠東之行留下的紀念。

從遠東歸來,尼古拉表示:這次遊歷影響了我,使我後來對遠東產生了興趣。

雖然日本官方迅速抓捕了兇手,並且向尼古拉道歉,還付出了不菲的代價,事情得以擺平。

顯然這件事情沒這麼容易完,尼古拉的心胸可不是那麼寬廣,僅僅抓捕一名刺客,不可能讓他滿意。

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與俄國在遠東的矛盾衝突,就日益公開化了。

1895年他與德法聯合,干涉日本歸還大蘋果遼東半島。為日俄戰爭埋下了隱患。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尼古拉派兵參加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北京,佔領中國東北。

在遠東的擴張活動中,與日本在朝鮮和滿洲地區,發生了劇烈的衝突,引發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

沒有做好準備的毛熊,在開戰初起就造到了日本的突襲,損失慘重,後來雖然憑藉強大的國力,緩了過來,可是遠東糟糕的交通,後勤無力支撐他們發動反攻,一直處於僵持狀態。

尼古拉可能是報仇心切,腦袋抽了風,將俄羅斯海軍派往了遠東。來了一場自殺運動,葬送了當時世界第二的海軍。“日俄戰爭”俄國慘敗,日本慘勝。

在1905年,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聖彼得堡爆發了革命,史稱“血腥星期日”事件。由於斯托雷平改革而暫時度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復雜的巴爾幹問題,繼續消耗著帝國的元氣。

因皇太子阿列克謝患有血友病,尼古拉二世的多數時間隱居在聖彼得堡的沙皇村和黑海的,與家人待在一起。

由於皇后寵信“惡僧”拉斯普京,引起年輕貴族和軍官團的不滿,尼古拉二世逐漸失去了軍方、官僚和資本家的支援。

1914年,俄國剛剛恢復了元氣,尼古拉二世又帶領俄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戰勢不利,物資缺乏,資本家囤積居奇等原因,逐步喪失了民眾的支援。

1917年,德國給蘇共提供了援助,列寧從瑞士穿過德國領土,經芬蘭回國,讓其發動革命,以使俄國退出戰爭。

1917年3月,聖彼得堡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示威,二月革命爆發。

1917年3月15日,尼古拉退位,傳位給弟弟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但遭到弟弟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尼古拉二世退位後,英國政府拒絕接受其家族前往英國避難。十月革命爆發後,尼古拉二世家族被布林什維克軍隊滅門。

當然這都是平行時空的事了,現在尼古拉正春風得意。作為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的皇儲,正是意氣風發。

三天後,布林加斯港,尼古拉一行人離開軍艦,踏入保加利亞。

“哦,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