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夫帕夏,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在盧累布林加茲和布納爾希薩爾之間的卡臘加其河流域同保加利亞決戰!
波波夫也不甘示弱,集結了第八師、第九師、第十二師、第十三師、第十四師和第四重炮團,以及兩個騎兵團,準備和奧斯曼人決戰!
5月10日,巴爾幹戰爭中第一場大決戰,拉開了帷幕!
此時,沃爾夫帕夏已經集結了八個師的兵力,約10.6萬人,擁有各類大炮千餘門,重機槍六百餘挺!
保加利亞一方,現在有五個步兵師,總兵力約8.6萬,擁有各類大炮六百餘門,重機槍八百多挺!
從數量上來看,奧斯曼人不但兵力上佔了優勢,火炮數量上也佔了優勢!
從質量上看,正好對調了個!軍隊數量佔優勢的奧斯曼軍隊,士兵素質要差上一大截;火炮就更不用說了,上千門火炮聽上去很霸氣,幾乎是保加利亞軍隊的一倍,如果搞清楚了火炮的組成後,估計就沒人這麼看了!
畢竟是奧斯曼帝國經營了幾百年的地盤,要蒐羅一批火炮還是很簡單的,當然火炮的年齡就要大那麼一點點!
從剛剛出產一兩年的新式火炮,到兩三百年前的老古董,是應有盡有!這其中前膛火炮佔據了主流,沒辦法老古董太多了!
本來就是將就著用,現在奧斯曼軍隊前膛武器才是主流,後膛槍都沒來得及普及,更別說大炮了!(1911年巴爾幹戰爭時期,前膛武器裝備都沒有從土雞軍中退役,最老的大炮有四百多年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