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要比他想想中要好得多,剛開始聽到亞歷山大三世病危時哭得要死要活,這會兒已經恢復了過來。
斐迪南想到,可能這就是歐洲人看待生死的態度,讓過去隨風而逝,活著的人日子還是要照常過下去!
亞歷山大三世的逝去,俄羅斯帝國進入了尼古拉二世時代,這對保加利亞來說,也算是一個好訊息吧!
一個主張東進的皇帝的上臺,俄羅斯帝國的東進戰略,再也無法阻擋!
這對於致力於在巴爾幹地區擴張的保加利亞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
畢竟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的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達到了巔峰,直到1905年開始,才由盛轉衰!
從歐洲列強的外交關係,就可以看出來,這一時期“法俄同盟”對上“德奧同盟”還佔據了優勢,英國人的首要敵人就是俄羅斯帝國!
英俄矛盾、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是當時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矛盾,其次才是俄奧矛盾,英德還是準盟友關係!
這才有了“禍水東移”的戰略,俄羅斯帝國的遠東戰略,除了法國外,歐洲各國都是持歡迎態度。
即便是世界第一陸軍的德國,對“歐洲壓路機”也充滿了擔心,無窮無盡的灰色牲口,足以令任何歐洲國家恐懼!
直到“日俄戰爭”後,全世界才看清了俄羅斯帝國已經腐朽的本質。英國人為了繼續執行歐洲“平衡戰略”,不得不改變外交政策,轉而支援“法俄同盟”,開始打壓崛起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