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它,都是黃金惹的禍!在19世紀末,這個金本位的年代,誰都不希望,英國人獲得南非的黃金,掌握世界金融的命脈!
歷史上犯了眾怒的英國人,巧妙的運用了外交手段,挑起了各國之間矛盾,使列強無法聯合起來。
即便是如此,在各國的小動作之下,英國人最終還是苦戰了三年,才取得了勝利。
不過,在各國操縱輿論給英國人添堵的背景下,歐洲民眾掀起了抵制英國人的高潮。
英國人在獲得勝利的同時,還是付出了代價的,工業產品被迫失去了部分在歐洲地區的市場,被德國人工商業品所取代,為德國經濟超過英國創造了機會!
現在的局面,比歷史上還要糟糕。在斐迪南看來,即便是約翰牛的外交再牛逼,也不是短時間能搞定的。當然現在英國人還不認為布林人有多強的戰鬥力!
哦,現在英國人還準備在打完布林人後,再出兵干預近東危機呢!
保加利亞要是出手削弱奧斯曼帝國,估計他們還樂得如此。畢竟埃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往印度的陸地交通線,英國人更是不容放手!
相比之下,巴爾幹的重要性就要往後靠了。除了限制俄羅斯帝國擴張外,在利益上對大英帝國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斐迪南深呼吸了一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情,說:“既然大家都沒什麼意見,那就儘快和法俄簽約吧!
別想那些沒用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備戰、備戰、備戰!爭取用最小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獲得最大的一塊蛋糕!
至於海軍,就丟給俄國人好了。反正這也是有先例的,之前的陸軍不也是俄國人一手包辦的麼?
現在陸軍不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手中麼?不要有什麼心裡壓力,與其這樣,不如去將精力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上來!”
新任國防部長彼得羅夫忐忑的問:“大公,現在我們是不是馬上進行全民備戰?”
斐迪南想了想,點了點頭說:“嗯,你們國防部有什麼計劃?”
彼得羅夫鎮定自若的說:“我們國防部制定了一套全民預備役訓練計劃,全保加利亞所有適齡青年(17歲以上55歲以下),都要參加軍事訓練。
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把預備役訓練的重點放在了農村,利用農閒時期,進行軍事化訓練。
訓練時間,每年三到六個月不等,不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也需要政府劃撥一部分資金,對參加訓練的青壯進行補貼。
當然城鎮居民也不能例外,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大都在工廠上班,我們將訓練時間壓縮到了每年一個月!
理論上一旦戰爭爆發,三天之內可以動員三十萬大軍,一週之內可以動員出六十萬大軍,最高極限動員可以達到一百萬人!”
斐迪南臉色微變,隨及又恢復了正常,心想:這可能就是歷史上保加利亞那套動員體系吧!不過現在就用,怕是有些喪心病狂了,畢竟民眾沒有經歷過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屈辱,這麼拼命誰知道民間能不能承受得住?
“彼得羅夫先生,你們國防部制定這份計劃,考慮過實際情況麼?這已經是全民皆兵了,保加利亞民眾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住?”
彼得羅夫胸有成竹的說:“大公閣下,請放心!保加利亞自古以來就有全民皆兵的傳統,實際上巴爾幹各國都有全民皆兵的傳統,之前塞爾維亞都可以做到,沒道理我們做不到!
只要軍費充足,我們國防部可以保證完成這項任務!”
看著自信滿滿的國防部長,斐迪南知道,在別的國家難說,但是保加利亞還真能夠完成,不過資本家們就難受了,或者說斐迪南自己就要損失慘重了!
再說了,如果只是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單挑,斐迪南沒準還真會拼命,但是現在還沒有到那份兒上。
於是將皮球踢到了內閣,開口問道:“內閣怎麼看?”
結果出乎了斐迪南的意料,本以為會反對的內閣,居然集體支援了國防部的方案!
康斯坦丁:“大公,我認為國防部制定的方案沒有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保加利亞的戰爭潛力!”
然後外交大臣梅捷夫、工業大臣魏徵-伊萬洛夫、教育大臣契科夫紛紛表示了支援!
斐迪南總算明白了,為什麼一戰中保加利亞能夠爆發了,“觀一葉而知秋”,上行下效的背景下,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他還是搖了搖頭,說:“理論上是沒錯,但是你們忽略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