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臉色微變,如果說除了德國之外,還有哪個列強和奧斯曼的關係最好,就首推法國了。
無它,利益爾!
1895年,法國在奧斯曼帝國的投資僅次於俄國,總投資額高達25億法郎以上,佔法國對外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十左右。
另外,法國還掌握了奧斯曼帝國60%的政府公債,這些加在一起,實質上法國在奧斯曼帝國投入的資金總額,已經超過了30億法郎!
出於利益上的考慮,法國政府是最希望奧斯曼帝國維持現狀的!畢竟戰爭一爆發,法國人在奧斯曼的利益必定會受到影響。
可惜除了法國之外,德國或許會出於拉攏土耳其人,進行暗中支援外,其它列強都是蘇丹政府的敵人!
法國可能為了土耳其人和德國人聯合麼?當然是不可能的!法國政府除非是瘋了,才會選擇和德國人站在一起。
而且德國人也不可能為土耳其人提供多少實質性的幫助。
“三國同盟”中的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和土耳其人爭鬥不休,波黑問題又是兩國矛盾的焦點;義大利人又盯上土耳其人的利比亞、摩洛哥;德國人總不能為了拉攏奧斯曼帝國,就拋棄奧匈和義大利吧!
英國人,只看他們提出的瓜分奧斯曼計劃,就知道立場了。尤其是英布戰爭的當口,英國人還要擔心蘇丹政府,趁火打劫收復埃及地區呢!
俄國人的態度就不用說了,翻來俄土戰爭的歷史,大家就會發現小戰不斷,大戰平均下來不到19年來一次,按時間上來看,新一輪的俄土戰爭又該來了!
雙方都打了兩百多年了,仇深似海,想要緩和關係,做夢吧!
俄國人拒絕英國人的瓜分計劃,主要是擔心英國人會不安好心,比如破壞俄國的遠東戰略,又或者是趁機進入愛琴海。
沒辦法誰叫黑海海峽,就是那麼的封閉呢?隨便一個要道一堵,就可以鎖死通往地中海的海上交通線!
而且就算英國遵守了沉諾,對俄羅斯帝國來說也沒有什麼用。列強是不會放俄國海軍在地中海立足的,到時候敵人就多了。以俄國海軍現在的實力,根本沒有可能挑戰英國建立起的海上霸權體系!
反正是風險太大,收益不足!
但是在削弱奧斯曼帝國的問題上,英、俄、意、奧兇四國的立場是一樣的!俄國人擔心奧斯曼帝國再次崛起,會再次威脅到自己!
可以說現在的國際局勢,對奧斯曼帝國來說,比起第一巴爾幹戰爭,都要好糟糕!
如果現在保加利亞要挑戰奧斯曼,列強是不介意支援的!
這和1897年的“希土”戰爭不一樣,當時列強已經達成了初步妥協,亞美尼亞問題已經淡化了,土耳其人和各國之間的矛盾,已經暫時緩和。
列強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希望巴爾幹地區維持穩定,沒有支援希臘人的戰鬥。即便是如此,在談判的時候列強的態度還是傾向於希臘人。
不過現在這一切都不一樣了!由於斐迪南的蝴蝶效應,原本左右逢源的保加利亞現在抱上俄國人的大腿;塞爾維亞已經廢了,隨時可以吞併。
巴爾幹地區的局勢已經發生了鉅變,歷史上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歷史上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佔據了優勢,俄國人擔心奧匈在巴爾幹地區擴張,會威脅到黑海海峽的安全,所有反對奧匈吞併波黑地區。
並且塞爾維亞和黑山也站出來支援俄國人,反對奧匈吞併波黑地區,保加利亞政府的態度又是搖擺不定。
而此時德國人正忙著和英國人爭奪南非,不想捲入巴爾幹地區的紛爭,沒有德國人支援的奧匈被迫讓步。
俄國人為了執行遠東戰略,也不打算在巴爾幹地區擴張。1897年,兩國就巴爾幹問題達成了妥協!
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雖然德國人和英國人由於“英布戰爭”矛盾更加尖銳了,沒有精力參合巴爾幹地區的紛爭。
但是由於斐迪南的蝴蝶效應,俄羅斯帝國在塞爾維亞行動還沒有成功,第二次保塞戰爭就爆發了,塞爾維亞已經被奧匈完全控制了,沒有能力出來和老大唱反調;而保加利亞又抱住了俄國人的大腿,奧匈帝國對黑海海峽的威脅還沒有體現出來!
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遠遠沒有歷史上同期那麼尖銳。雖然雙方在瓜分巴爾幹的問題上還沒有談妥,但是現在雙方也不存在核心利益衝突。
現在俄國人的戰略重心在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