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在19世紀,普通民眾的購買力有限,真正有能力購買的還是財團。債卷的銷售通常也只能由銀行出面背書,代理向社會各界銷售。
反正都要被銀行抽一層,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寧願去銀行貸款,也不願意去發行那未必能夠銷售出去的債卷!!
“首相閣下,發行債卷在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是如何銷售出去呢?要知道我們的資金缺口,不是千兒八百萬列弗,而是高達一點七億列弗,甚至最終有可能會突破兩億列弗!!全世界有能力吃下的金融機構都沒有幾家,沒有足夠的利益,怕是難以驅動他們?”契科夫提出了疑問
眾人齊刷刷的將期望目光投向了康斯坦丁,期望他有什麼好的辦法。
康斯坦丁解釋道:“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可以分批解決!!我們的資金缺口,不是一下子都會發生的,也不需要一次性的就發放這麼多債卷!
完全可以分批,逐步推向市場,這樣有實力承接的金融結構就要多的多,我們也可以儘可能的少付出一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