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當時,保加利亞的學生也是全世界最苦的。從“二五計劃”開始,週末就改為了單休,寒暑假都是不存在的,最長的聖誕節假期也僅僅只有三天。
教育界的觀念是“質量不夠,就用時間來湊!”反正多花功夫總會有效果的,事實證明確實很有效。最近兩年,中小學生的畢業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19世紀末歐洲民眾的生活水平,大都還是黑麵包度日,一年也不見得能吃上幾次肉,能夠吃飽飯就算是不錯的了。保加利亞最近幾年發展的不錯,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僅限於,大家能夠填飽肚子,餐桌上多了些蔬菜水果,偶爾能夠吃上一次肉。
斐迪南知道,如果進行軍事訓練,很多苦出身的孩子們,在營養上就會出現問題。他也知道教育部很早就有人提出了伙食補貼,不過由於財政困難,僅僅只有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得到補貼。於是開口問:“契科夫,如果我們對全國的學生們在軍訓期間進行伙食補貼,耗費會有多大?”
還在沉思中的契科夫一下子反應了過來,想了想說:“大公閣下,現在全國的在校學生,共有36.4萬餘人,按照在校生每年一個月軍訓計算,畢業生三個月軍訓計算,給予基礎補貼的話,年支出在約在五十萬列弗左右。”
剛剛聽到人數,還嚇了斐迪南一跳,以為會是一個天文數字,結果契科夫報出的價格卻要小的多。不用想,斐迪南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保加利亞本身就是糧食生產國,政府統一採購單價要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