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馬斯先生,貴企業的裝置,我們都檢查過了,質量很不錯。但是很遺憾,他不適合我們!”契科夫一副帶著遺憾的表情說
“契科夫先生你要知道,我們廠的機器是全世界最好的……”維克托馬斯努力的介紹著
“但是,也是全世界最貴的!雖然在產能上,貴公司的產品出鋼率最高,可是維護成本也是最高的!我們要綜合價效比上,而且使用你們的機器,對焦炭要求太高了!”契科夫拆穿了維克托馬斯
很顯然,保加利亞代表團被當成了肥羊。資本家們的節操不用考慮,坑一把土包子,維克托馬斯沒有任何心裡負擔。
如果沒有隨行的一瓢專業人士,估計現在契科夫已經被維克托馬斯坑了。
和所有的熱血知識分子一樣,契科夫也喜歡追求最好的,最先進的,往往忽視了價效比。
“華而不實”!
這是同行對維克托馬斯這套裝置的評價,再英國根本找不到買家。
當然維克托馬斯自己更加清楚,這套裝置只是試驗品,很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
為了避過貝塞麥轉爐與西門子-馬丁平爐的專利,維克托馬斯工廠腦洞大開,準備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後來發現做不到。
前期研發的實驗品,也不能浪費掉,乾脆全部給用上了,所以這套裝置增加了:用捲揚機將物料送到高爐頂部,皮帶機、火車和手搖軌道車等被用來移動爐子和主軋跨。
這些技術進步大大提高了高爐的產量,同時由於技術不成熟,維護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維克托馬斯似乎已經習慣被人拒絕了,繼續爭取道:“契科夫先生,我是很有誠意的,在價格方面好商量。只是略高於同類,但是產能也大幅度提高!”
契科夫卻並不吃這一套,認死理的說:“那麼維護成本呢?就目前來看,增加的產能和增加的成本幾乎持平,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可能繼續增加!”
“但是我們是現貨!契科夫先生,如果你要訂購裝置的話,最早也要明年年底才能完成,加上除錯時間,再運到保加利亞安裝,你們至少要等三年才能投產!”維克托馬斯窮圖匕見
沒錯,如果不是現貨,契科夫早就不和他談了。保加利亞沒有建立大型鋼鐵廠的經驗,很多方面估計不足,包括裝置訂購。
除非契科夫學張之洞,不知道配不配套,直接強行上馬!但是現在他已經知道了,工廠裝置必須要考慮到礦石品質,不然產品合格率會低的令人懷疑人生。
維克托馬斯這套裝置,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確是眼下最適合保加利亞的。既然已經攤牌了,然後自然是討價還價了。
……(談價格省略幾十萬字,作者君怕這個寫出來,要捱罵水水水!)
最終,契科夫以兩百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全套裝置。其中包含了生鐵廠、麻鋼廠、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六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撕個小廠。
鋼鐵廠配套設施的採購,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還有很多行業都簽訂了大大小小採購合同,也談不上佔便宜與吃虧。
保加利亞獲得了發展需要的工業裝置,英國資本家們從中大賺了一筆。整個採購合同加起來,總額高達八百萬英鎊,在當時轟動了整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