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貸款就算虧了,也在奧匈銀行承受範圍之內,再說塞爾維亞也是給了抵押的,虧本的可能性很低。
之前也有報紙報道過,還引起了維也納市民感嘆,銀行真他媽有錢,至於奧匈銀行團和奧匈銀行的細微差別,就沒有幾個人注意了。
這一次弗胡春秋筆法運用的很成功,模糊了一下概念。再加上經濟危機爆發後,各種小道訊息滿天飛,真要是都信了,天都要塌下來。
好吧,這只是一個開始,光這一條不確定的訊息,還動搖不了大家對奧匈銀行的信心。
又過了幾天,維也納又一家小報刊登了一條訊息:希臘政府經濟爆發後損失慘重,政府即將面臨破產危機,奧匈銀行又一筆貸款可能收不回來了。
這次貸款的金額沒有那麼大,零零總總的加起來,也只有兩千多萬克朗。不過這次的問題,明顯要嚴重很多,希臘政府確實瀕臨破產。(歷史上希臘政府就差點兒破產,不過被列強出手拉了一把,拖到1898年實在沒法才宣佈破產。)
奧匈銀行高層現在正在開會討論,到底要不要救希臘政府,其實這個問題不用討論。
出於政治、經濟上的考慮也必須要救,現在的希臘政府和德奧關係還是很緊密的。而且就算奧匈不參加,其它列強也會干預。
19世紀末,國際上的大額金融貸款,都是和政治掛鉤的,奧匈銀行也不例外。
奧匈銀行現在主要討論的是接下來又要獲得什麼?又怎麼樣幫希臘政府度過一劫?要知道希臘政府能抵押的基本上都抵押的差不多了,1898年之所以財政破產就是因為沒有抵押品了。
這次,奧匈銀行反應要明顯的多,維多斯總裁立刻召開了新聞釋出會闢謠,宣佈了列強一致原則。歐洲五大流氓會出手干預,大家可以放心,不要聽信謠言。希臘政府不會破產,最關鍵的是奧匈銀行的貸款不會打水漂。
這個訊息確實振奮人心,自經濟危機爆發後,就一直下跌的奧匈銀行股票出現了一波反彈。
維多斯現在的心情很不錯,老實說奧匈銀行在他掌舵下發展的很不錯,但是經濟危機爆發了,所有的行業都受到衝擊。
奧匈銀行也不例外,股價開始一直下跌,他的壓力也很大。現在終於反彈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場危機要過去了?
不過弗胡沒有讓他的好心情持續多久,維也納日報刊登了又一則壞訊息:奧斯曼帝國又出事了!
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進入19世紀末期,奧斯曼帝國有幾天是太平的,區區一個農民起義算啥?這次就算參與的人多了一點,還不是會很快被鎮壓下去!再說了哈登堡家族和奧斯曼也是幾百年的老對手了,對奧匈的影響真的不大。
好吧,奧匈銀行這次又受到衝擊,混亂之中有幾個職員被誤傷了,順帶損失了一些財物,區區幾萬克朗不值一提。
但是謠言的威力是巨大的,弗胡很爽快的把金額放大了幾百倍,刊登在一家街頭小報上。
不過出於對奧斯曼帝國的關心,這則謠言很快就傳播開了。然後維也納的報紙紛紛跟進,情報人員果斷的帶了一次節奏,大家開始猜測奧匈銀行這次的損失到底有多少!
從幾百萬到幾千萬,都有猜測,眾說紛紜。更有報紙為了博人眼球,乾脆大膽猜測奧匈銀行損失了幾個億。
好吧,這種幾個億的猜測,估計只有白痴才會相信。維克斯總裁立刻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公佈了損失企圖安撫人心。公開承認奧匈銀行在奧斯曼確實遇到了麻煩,但是損失只有區區八萬克郎。
這次顯然弄巧成拙了,維也納市民紛紛表示:我要信了就是傻子!
誰叫奧匈銀行為了展示實力,給人財大氣粗的感覺。按普通人的想法,奧匈銀行在奧斯曼帝國怎麼也得有千兒八百萬這才正常,遭人搶劫殺人,不損失個百八十萬怎麼可能?
維克斯要是知道了民眾的想法,一定會噴他們一口唾沫。奧匈銀行是很有錢,但是也沒豪氣到在一家分行就放千兒八百萬的地步,維也納總部還差不多!
民眾可不管那麼多,自己認為合理就行啦!奧匈銀行肯定損失慘重,要不然他們幹嘛要隱瞞損失。人心叵測,都是越想越可怕,這時候情報人員又開始帶節奏了。
維也納街頭
拉迪是斐迪南手下一名普通的情報人員,當然他並不知道在為誰工作。
對這份兼職工作,他還是很滿意的。平常正常上班,偶爾只需要散播幾條訊息,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報酬,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