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們已經被套牢了。
英國國內近半數量的工廠,都被搬到了德意兩國,讓他們放手,不是在開玩笑麼?
哪個首相敢這麼幹,估計剛剛行動,他就要去見上帝了,美國資本家殺總統,可是從英國人這邊學的,英國曆史上“被意外”死亡的政要可不少。
只不過美國暴發戶們,手段太低劣了一點點,一點兒都不懂得含蓄,直接送上花生米,搞得人盡皆知。
約翰牛就聰明的多了,殺人的方法那麼多,幹嘛不注意一下,紳士風度呢?
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都不少。
就比如大明帝國,因為歷史武將廢皇帝的不在少數,所以到了明朝皇帝就打壓了武將,換上了他們自認為好控制的文官。
結果,沒有想到文官更狠,武將都是傻乎乎的直來直去的廢帝,被史書釘在了恥辱的柱子上。
文官們就聰明的多了,他們知道大大殺殺的不適合他們,廢掉皇帝的風險太大了,後面很容易被翻案的。
所以,他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惹急了他們,就讓皇帝出意外事故,一下子把風險降了下來。
你看看要廢帝,或者是造反多危險啊,操作起來也非常的複雜,要串聯太多的人,風險太大了,一個不好就是身死族滅。
製造意外事故,相比之下就簡單的多了,一個人都可以策劃。在合適的時候,收買或者是威脅宮中的人,製造一起意外事故,就可以搞定了。
相比玩廢帝,這個風險就大大降低了。只要小心一點兒,就算是事情暴露了,也查不到你的頭上來。
通常前任皇帝意外死了,繼任者們還不敢大張旗鼓的追究,一個不好就會出現他們謀害先帝的流言蜚語。
大臣們都算計好了人心,本著誰受益誰的嫌疑最大,所以明朝廣大的意外死亡率是最高的,除了前面幾個正常死亡的。
中後期的皇帝,基本上不是中毒,就是暴斃,又或者是病死,還有更奇葩的落水身亡,基本上三十多歲就完蛋了。
後來清王朝就吸取了教訓,對文官集團大殺特殺,那怕是帶路黨,他們也不敢相信,完全斷絕了他們將手伸進皇宮中的能力,清朝皇帝就有長壽的了。
相比之下,歐洲還要好點兒,國王的權利要小些,基本上也沒有人想要殺國王,君主立憲制過後,大都讓政府背黑鍋頂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