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國王就非常的扯淡了,不要忘了新波蘭王國的國王,還兼任著德屬波蘭王國的王位,背後的支持者是法國人,目的就是為了分裂德國。
這個時候罷免他的王位,這是為了統一波蘭,還是為了分裂波蘭?
斐迪南陷入了沉思中,波蘭內閣走到了這一步,肯定是有原因的,他們不可能看不到這麼做的危險。
讓他們不顧一切的這麼幹,除了外部原因,還有內部鬥爭。
現在波蘭存在兩個王國,也意味著存在著兩個政府,一旦合併就有一方要滾蛋了。
從權利鬥爭的角度出發,波蘭王國肯定更加願意支援德屬波蘭王國的政府,成為統一後的國家政府。
這就意味著,從一開始國王就是內閣的敵人,他們想要合作都難,想要搞掉的對方一點兒都令人意外。
外部原因,現在法國人支援的國王,英國人支援是內閣,雙方又是對立的。
讓波蘭內閣突然鋌而走險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權利之爭白熱化,偏偏他們手中的武力值又不夠。
畢竟德屬波蘭王國成立了這麼多年,幾萬可戰之兵還是有的。新獨立的俄屬波蘭就悲劇了,現在也就那麼萬兒八千的烏合之眾。
國王的軍事力量,比內閣政府更強,他們想要發動政變都不行,那麼就只能透過政治鬥爭了,在議會他們還是佔優勢的。
只要議會罷免了國王,那麼情況就變了,國王想要對他們動用武力都不行,這已經不是內部問題,而是外來入侵了。
“陛下,恐怕不需要我們動手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旦波蘭議會開啟。
波蘭國王奧爾良-菲利普-查爾-維克多基斯-瑪利亞就會以違憲為由,罷免波蘭內閣,這場鬧劇就要收場了!”梅捷夫想了想說
“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好,不過波蘭的問題很複雜,我們還是要密切關注,不能讓局勢失控!”斐迪南有些擔心的說
誰知道波蘭人會不會,又出什麼么蛾子,表面上看來是在權利鬥爭中,臨時內閣失敗了。
不甘心灰溜溜的下臺,在最後時刻,故意製造了一個大新聞,收買人心的同時,也噁心了一下國王。
議會選舉嘛,那一個國家沒有一堆政黨,臨時內閣發現鬥不過國王,馬上新政府選舉就要開始了。
他們自然要奮力一搏了,不論成敗與否,他們都可以打擊國王的威信,為未來的選舉打下基礎。
一個要統一波蘭地區政府,總是能夠獲得選民支援的。沒有政績那就只能拿政治理念吸引選民,畫一個大餅忽悠人是必不可少的。
萬一波蘭議會的議員,突然腦子進水了,真的進行表決罷免了國王,那可怎麼辦?
永遠不要低估中二青年的作死能力,現在波蘭議會中的議員,也不是民主選舉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從革命黨轉業過來的。
裡面亂七八糟的什麼主義都有,反對君主立憲制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些人有很大可能會贊同罷免國王。
萬一票數過半,那就熱鬧了。
從法律上來說,罷免國王是違背憲法的,不能因為政治理念不同,就給人家定罪吧?
現在波蘭國王波蘭國王奧爾良-菲利普-查爾-維克多基斯-瑪利亞,能力雖然不是很逆天,怎麼也有政客的平均水平吧。
繼位以來,沒幹成幾件好事,人家也沒有幹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啊?
波蘭民眾顯然不會吃飽了沒事幹,去推翻這樣的國王,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可議會又透過了,並且還是違法透過的!議會違背憲法,該怎麼辦?
如果波蘭國王奧爾良-菲利普-查爾-維克多基斯-瑪利亞反應夠快的話,還可以及時解散議會,不讓這一起政治醜聞爆發。
如果他猶豫了一下,慢了一步解散議會,那麼波蘭內部矛盾就會激化,很多人可能會選擇二次革命,東歐就要亂了。
一個混亂的歐洲大陸,不符合保加利亞的利益,這會影響到斐迪南後面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