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章 恐怖的腦補(1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1927年9月11日,倫敦國際聯盟總部,正在進行一場決定俄國命運的會議。

在國際聯盟的壓力之下,三方代表齊聚,開始停戰談判。

早在8月26日,沙皇政府就向國際聯盟提起了調停申請。

隨後在8月28日,國際聯盟執勤委員會做出了決定,責令三方立即停止戰爭。

為了督促三方停火,在8月30日,斐迪南下令組建了20萬國際維和部隊。

8月31日,奧匈帝國緊隨其後也宣佈組建1萬維和部隊。

9月1日,英法兩國政府分別向各自國會提交了組建維和部隊的議案。

大有一言不合,各方就要出兵干涉的意思。迫於國際壓力,9月1日傍晚,三方基本實現了停火。

這個年代,在大國立場一致的情況下,還沒有人敢挑釁的。

長期以來的內戰,俄羅斯帝國三家政府都是人困馬乏了,在國際聯盟提出停戰要求後,三方實際上都不想再打下去了。

和很多人一樣,斐迪南這次的判斷也失誤了,革命黨雖然佔據了上風,實際上也是外強中乾了。

尼古拉二世政府有保加利亞在輸血,他們的貸款加陸續的賣地收入,十幾億英鎊都填了這個戰爭窟窿,還耗盡沙皇政府的百年積累。

小尼古拉沙皇,背後有英法,還有歐洲各國的支援,有這麼多勢力給他們輸血。

打光了英法世界大戰中剩下的武器彈藥,除了這一部分免費的外,他們為了購買武器彈藥,還欠下了一屁股的秘密貸款。

那麼革命黨有什麼呢?光抄家那點兒收入,也頂不住啊!

這個年代的西伯利亞可不富裕,俄羅斯帝國的有錢人都在歐洲地區,這邊就是窮鬼的大本營,抄家也抄不出錢來啊!

就算他們計程車兵都不需要發薪水,所有的生活物資,都是自產自銷也不用花錢,購買武器彈藥總要錢吧?

西伯利亞地區除了一片農田外,這個年代就只有礦產了,開發到是開發的出來,可惜賣不出去。

工業神馬的就不用指望了,這個年代整個俄羅斯帝國都在進口武器,最落後的西伯利亞地區,難道還能指望有工業不成?

再強的組織能力,也是有極限的,打了這麼久的消耗戰,他們早就財力匱乏了,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沒準就自己先崩潰了。

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口可不多,作為三家中人口最少的一方,現在軍隊中的主力都快變成女兵了,鋼鐵同志一樣不敢繼續打了。

畢竟這個空架子,嚇唬一下尼古拉二世政府還行,要是國際聯盟介入了,在飛機大炮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面前,他們的虛弱本質很快就會暴露。

一旦暴露了,那就沒有然後了。這個年代,就沒有那個國家希望他們這種政治形態存在的。

反正向國際聯盟屈服也不丟臉,俄羅斯帝國也是國際聯盟中的一員,這叫尊重國際聯盟。

然後很多人都失望了,尤其是英法,他們就很鬱悶,本來就是為了做個姿態。

以他們國會的效率,要不要組建維和部隊的問題,從1927年吵到1928年都不一定能有結果出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政治需要。

真正肯為尼古拉二世政府出兵的就只要保加利亞,英法甚至還鼓動小尼古拉重整旗鼓呢,沒想法革命黨先慫了。

既然已經到了國際聯盟,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善後談判了,三方為了各自的利益開始唇槍舌戰。

從九月份一直爭吵到了十月份,期間除了達成了一項停火談判的協議外,就再也沒有取得任何有價值的成果。

對保加利亞來說,只要保住了尼古拉二世政府就可以了,剩下的都不重要,所以在停戰後,梅捷夫就開始打醬油了。

要不是保俄同盟的關係,他都懶得親自參加會議了,反正保加利亞也左右不了國際聯盟的決議,這裡是約翰牛的大本營。

梅捷夫不著急了,斯坦利·鮑德溫首相就急了,對大英帝國來說10月份一過,他們就要集中精力解決東南亞地區的叛亂,不可能一直在俄國人的問題上耗下去。

“愛德禮先生,三方談判就沒有一點兒進展麼?”斯坦利·鮑德溫關心的問道

“首相閣下,談判進行的非常不順利,三方的價碼都太高了,根本就不是可以談攏的,除非我們施加外交壓力,否則是不會取得成果的!”愛德禮想了想說

“你的意思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