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早在10月份,保加利亞組建僱傭軍就陸續抵達了東南亞,暫住在荷蘭人最後的據點爪哇島。
情況沒有斐迪南預想中的那麼糟糕,日本人也又不是慈善組織,怎麼可能真的幫東南亞人取得獨立呢?
英荷殖民政府是被趕走了,可是起義軍的內部矛盾也爆發了,一個只會破壞,不會建設的政權能夠發展壯大麼?
顯而易見,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路線之爭,就成為起義軍內部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有識之士主張趁著雨季來臨,對起義軍進行整編,裁撤老弱,恢復生產,建立國家。
可惜他們的話語權太低了,除了建立國家之外,他們的主張全部被無視了。
山頭林立的起義軍,已經迅速蛻變成了一個個軍閥,為了手中的權利,他們怎麼可能放棄軍隊呢?
如果不是因為,外在威脅還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就算是爆發內戰,都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加上日本人主要目的,只是讓東南亞亂起來,逼英國人知難而退,並沒有真的想要幫當地人建立獨立國家,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從經濟上來說,倫敦政府為東南亞地區花費的鉅額軍費,二三十年內都難以從當地收回成本了。如果不是因為大英帝國的全球戰略需要,他們可能已經放棄東南亞殖民地了。
要是再次遭到慘敗,迫於國內反戰派的壓力,倫敦政府很有可能就會放棄東南亞。
在日本人看來,要打敗英國人並不難,連續的勝利已經讓他們飄了,就等著英國人退出後,他們好趁機佔領東南亞地區。
如果從軍事上考慮的話,再拖上個一年半載動手,或許起義軍就因為內鬥分崩離析了,到時候可以輕鬆的鎮壓叛亂。
可惜,政治上不允許,,無論是倫敦政府還是荷蘭政府,都不可能容忍叛亂持續下去,否則反對黨就會讓他們滾下臺。
“陛下,從南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非日本政府加大對叛軍的支援力度,否則在兩到三年內,就會被平定!”總參謀長克里斯托夫鄒著眉頭說道
“嗯,這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確實很不利,不過指望一次起義就拖垮英國人,那是不現實的,除非我們能夠讓英格蘭人叛亂!”斐迪南開玩笑說
這真是一個玩笑,英格蘭人不需要叛亂,他們最多也就換一個政府,對目前的局勢影響不大。
現在不管是誰上臺,也不可能改變大英帝國的基本國策,這是利益所決定的!
“陛下,英格蘭人叛亂,我們是沒有辦法了,不過愛爾蘭人叛亂,到是可以試試!”康斯坦丁想了想說
“別,開個玩笑而已,這種撕破臉皮的事情還是不要做的好!
我們和英國人的矛盾,還沒有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要是踏出了這一步,就回不了頭了!”斐迪南立即阻止道
支援愛爾蘭人叛亂容易,但也要愛爾蘭人叛亂能夠成功啊!如果只是組織一幫人去遊行示威,吼上兩嗓子,有個屁用?
現在的愛爾蘭人,革命熱情估計也就是遊行示威的地步,讓他們死磕到底,估計還辦不到。
……
一個小插曲過去了,世界的目光再次回到了歐洲大陸,相比東南亞叛亂,還是北極熊分家帶來的影響更大一些。
正在進行的選王大會,在國際聯盟的監督下正式拉開了序幕,一次誕生六個國王,這樣的盛世,在世界歷史上都不曾出現過。
無數的吃瓜群眾,都在翹首以盼,看看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早已知道結果的斐迪南,同樣也關注著選舉結果,如果得票率太低,就算是靠作弊贏得了大選,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陛下,芬蘭大公國的議會的選舉結果出來了,鮑里斯王子的支援率是百分之八十六,贏得了這次選舉!”情報頭子摩爾卡說道
斐迪南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個支援率看上去很高,可實際上只能算是過得去。
為了贏得勝利,斐迪南也採用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手段,鋪天蓋地的宣傳是少不了的,威逼利誘也沒有少用。
估計現在無數芬蘭人都在彈冠相慶,有鮑里斯這位出身保加利亞皇室的新大公,他們就可以免於戰爭了。
這就是宣傳的功勞,摸黑競爭對手的事情,斐迪南自然是不會幹了,歐洲貴族圈都是親戚,競爭歸競爭,底線是不能打破的。
但是把各個候選人的優勢拿出來對比,結果就明顯了。
有人在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