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裝聾作啞。
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反正都打不贏,輸了也沒有人會怪他們,現在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一旦提前備戰,未來還有一堆蠢貨出來將戰爭的責任推到他們的身上,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只是發生過一次了。
現在的倫敦政府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麼?
從國家利益上出發,他們的戰略並沒有錯。但是未來他們肯定會被扣上戰爭犯的帽子,政敵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反正黑鍋都得有人去背,不是自己背,就是別人背。
倫敦政府同樣也在挖坑,比如他們就是不參戰,明顯是要把參戰的時間拖到大選過後。
暗中挑起歐洲大陸各國的戰爭,和讓大英帝國直接參戰,這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大英帝國都幹了幾百年了,正所謂法不責眾,幾乎前面每一屆政府都跑不掉,英國民眾還沒有那麼聖母,報怨幾句也就完了。
後者,直接將大英帝國拖入戰爭中,打贏了還好,後面還可以洗白,打輸了那就真的要遺臭萬年了。
保加利亞旁觀的態度,無疑給德國人發動戰爭提供了信心,只要東歐聯盟不參合,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1939年9月12日,德國人突然向荷蘭政府提出借道要求,責令24小時內給予回覆。
荷蘭政府瞬間傻眼了,急忙找大英帝國干預,很遺憾在這次戰爭中,英國人是支援德國人的。
再找保加利亞,可惜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東歐聯盟建立的時候,他們拒絕了加入,所以現在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在德國人下達戰爭通牒後,威廉明娜女王立即下令進行全國動員。
可惜,已經太平了數十年的荷蘭王國,戰爭動員機制早已腐朽了,剛剛動員了五萬青壯參軍,還沒有來的及趕到軍營,戰爭就爆發了。
1939年9月13日,五十萬德軍跨過邊界線,向荷蘭王國發起了進攻,世界大戰開始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