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亞
隨著局勢的不斷變化,盟友的利益劃分,也必須要大致確定下來,保證大家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不發生大的衝突。
每個盟友都要根據各自的實力分一塊肉,以便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能夠發揮的力量是完全不一樣的。
法國人的立場不用擔心,在英國人沒有拋棄德國人前,他們就是保加利亞最堅定的盟友,擊敗德國人就是眼下他們的主要戰略目標。
作為最先將英國人拖入戰爭的存在,法國人自然要遭到英國人的打擊了,現在接連不斷的轟炸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和英法數百年的仇恨相比,再增加這點兒恩怨,似乎也不算什麼,法國人是債多了不壓身。
法國人民現在正在努力奮鬥,可以同時擊敗兩個最主要的敵人,這是順應民意的。
“陛下,法國政府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戰後拆分英、德兩國;第二、他們對英國人的殖民地提出了野心!”外交大臣科爾曼說道
“法國人要什麼地方?”小斐迪南非常關心的問道
科爾曼回答道:“法國人盯上的目標很多,都是好地方,比如說:印度、南非、東南亞、澳洲等地區。
不過法國提出的地方多,卻沒有提出具體要求,看樣子他們也僅僅是在試探我們的態度,真實目標尚且不確定。”
這是最常用的外交手段,沒有人會在一開始就將自己的底線暴露出來,除了拆分英德兩國是人盡皆知的法國戰略目標,沒有必須保密。
“那麼給法國人選一塊殖民地吧,富爍一點兒也沒有關係,不過戰略要地我們不能讓!”小斐迪南微笑著說道
“陛下不如讓法國人去美洲吧,加拿大就是一個合適的籌碼!”財政大臣默克爾提議道
加拿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足夠的大,地廣人稀並且資源豐富,可惜距離保加利亞太遠了,難以進行控制,變成雞肋之地。
“這個恐怕不行,加拿大已經建立了自治政府,就算離開了大英帝國,他們也可以獨立存在。
法國人不是傻子,他們的實力有限,打贏加拿大自治政府容易,要統治加拿大就難了!”科爾曼搖了搖頭說道
保加利亞都對統治加拿大地區沒有興趣,法國人就更不用說了,即便是距離更近一點兒,這個統治成本也不是他們能夠承受得起的。
“或許可以在亞洲地區找,比如說英國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首相托爾斯基提議道
(備註:印度總督區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緬甸等地區。)
“不行!印度地區是大英帝國殖民地最精華的精華部分,如果可以獲得這裡,在財政上我們將獲得極大的幫助!”財政大臣默克爾急忙反對道
印度的價值實在是太高了,高到足以令任何人動容的地步,獲得這是地區,足以將保加利亞的綜合國力提高一層。
到了現在,保加利亞的綜合國力提升已經非常的困難了,單單一個印度就有這麼大的價值,默克爾的態度實際上也是大多數人的觀念。
托爾基斯搖了搖頭說道:“默克爾先生,印度雖好,但這裡不適合我們,當地的人口太多了,和我們現在的國策不符合。
這個世界上,有價值的殖民地多得去了,我們的精力也不是無限的,不可能全部都佔據下來,現在必須要進行取捨。
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這種人口眾多的地區統治成本也越來越高,未來殖民體系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對我們來說,首先要佔據的就是戰略要地,比如說英國人遍佈全球的海軍基地,尤其是島嶼地區更加不容錯過。
然後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之地才是我們的目標,佔據了這些地區過後,我們的精力也差不多耗光了!”
殖民地大臣唐納德開口說:“可是首相閣下,在短期之內能夠給我們帶來利益的,恰恰就是印度這種人口眾多的富爍之地。
至於未來殖民體系崩盤,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英國人為了統治方便,可以將印度一大堆的邦國合併在一起,我們也可以因為統治需要,將他們進行拆分。
拆分成小塊殖民地後,還可以挑逗他們之間的矛盾,他們再想要鬧獨立,就不是這麼容易了。
從經濟角度上出發,至少在未來三四十年內,我們都是有得賺!”
保加利亞的殖民地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即便是最好的時候,也僅僅只能實現微利。
殖民部儘管也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