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法國v德+意(2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毫無疑問,現在他們的信譽是非常值錢的,大英帝國還需要德意兩個盟友。

支援德意進攻法國,並不是為了滅掉法國,主要目的還是逼迫法國政府屈服。

戰爭只是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

只要法國人屈服了,那麼西歐同盟就大事成矣,中立西班牙人會哭著喊著求加入。

歐洲大陸會再次回到勢均力敵的局面,保加利亞也不得不將戰略重心轉向歐洲大陸,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將牢不可破。

張伯倫反駁道:“盟友確實很重要,但我們出兵封鎖法國的海岸線,這和我們直接參戰有什麼區別?民眾能夠接受麼?

不要忘了,現在法國人在死守地中海沿岸,將皇家海軍的主力投放到地中海,實在是太危險了。

誰能夠保證保加利亞,就一定不會參戰呢?”

對大英帝國來說,在地中海和保加利亞海軍進行決戰,那是最糟糕的選擇,沒有之一。

……

英國人還在糾結,正在交戰的德意兩國,就要罵娘了。

最糟糕的局面出現了,在戰場上法國以一敵二還佔到了上風,對德意兩國來說,這簡直就是糟糕透頂。

法國人也不是好惹的,有萊茵河的天險在,法軍守住防線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最好的辦法,還是先從比利時、盧森堡一路平推過去,這也是德國人一直採用的戰略。

這次是因為戰爭爆發的太突然,他們是被義大利人拖下水的,還沒有來得及做好戰爭準備。

一戰中比利時,也不是沒有收穫,他們同德國的分界線也到了萊茵河,想要偷襲肯定是不行了。

想要渡河,怎麼也要有船吧?還不是一兩艘就能夠搞定的,大量的船舶集結,比利時人也不傻啊!

比利時人雖然宣佈了中立,在和德國的邊界上,他們依然放了26萬軍隊重兵把守萊茵河。

這樣的戰爭可不好打,兩國之間就那麼百八十公里長的邊界線,平均下來每米都有兩三個守軍,除非用人命填,不然沒戲。

德國軍隊戰鬥力是強,可惜對手也不是軟柿子啊,作為防守的一方,敵人還有地理上的優勢,彌補了雙方部隊戰鬥力上的差距。

柏林

“義大利人那邊怎麼樣了?還是沒有進展麼?”首相霍爾曼關心的問道

“不,義大利戰場上就快要分出勝負了,如果我們遲遲不能取得突破的話,或許再過上一段時間,法國人就可以在羅馬閱兵了!”參謀長勃勞希契無奈的說道

碰上這樣一個極品盟友,他也無話可說了。

按理來說,現在義大利人是為了洗刷凡爾賽條約的恥辱而戰,民心士氣都非常的高昂,可是到了戰場上他們又恢復了正常水平。

從戰爭爆發開始,一直到現在義大利陸軍都是在正常發揮,沒有爆過任何冷門,完全符合外界對他們的印象。

作為挑起戰爭的一方,義大利軍隊一開始就發起猛烈進攻,打得是那個天昏地暗,可惜法國人的防線就是紋絲不動。

打著打著,法國人反應了過來,就開始進行有限度的反擊了,然後尷尬的一幕就出現了。

那怕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義大利人還是落入了下風,如果發現一個團壓著一個師打,不要驚訝這只是法意戰場上的常規表現。

歷史法國人很快戰敗,並不代表法國陸軍就弱了,主要是他們在裝甲部隊上的錯誤判斷,才讓德國人完成了閃電戰略。

現在有萊茵河天險在,德軍的裝甲部隊又不能兩棲作戰,遊過不去,戰術再厲害也發揮不出來。

德法隔河對持,法國人伸出一支手,他們還是延壓了義大利,這讓德軍參謀部險些崩潰。

這完全就是一戰的翻版,德軍因為高估了義大利陸軍的戰鬥力,曾一度採取了牽制法軍主力,給義大利人創造機會的戰略。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很打臉,法國人以五個團的兵力,硬是將七十萬意軍拖住了一個星期,等來了援兵。

這次就要好的多了,勃勞希契對他們的期待值已經很低了,所以只是無奈,而沒有感到意外。

霍爾曼首相鄒著眉頭說道:“勃勞希契將軍,我們必須要儘快突破法國人的防線。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對德意志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你應該清楚,這次戰爭的主角已經不是我們了,現在是英保兩國的爭霸,我們必須要儘快從戰爭中抽身。

不然,一旦保加利亞和英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