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寄託著當地渴望和平人們的希望,很多人都希望他這個國王能夠約束國內的亂局。
論開局來說,彼得是所有兄弟中最好的一個,不需要玩兒什麼虛的,阿拉斯加王國的政府本來就是傀儡政府,他可以直接玩兒推平。
當然,彼得沒有那麼膚淺,他們的政治課成績還是不錯的。
斐迪南可是經常教育他們幾個:
不要和政客單純的玩兒政治,你一個人是鬥不過他們一群人的。
下一句就是:不要和莽夫單純的玩兒軍事,他們會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所以威廉對付政府的時候,就是挑起內部矛盾,然後用武力粗暴破局,奠定自己的大勢。
現在彼得就選擇了和這些戰鬥力爆表,政治不及格的學渣礦老闆們玩兒政治。
“陛下,擴編陸軍的計劃已經完成,現在一個師的國防軍已經全部滿編,但是政府的財政恐怕支撐不了多久!”首相維丁為難的說道
在彼得沒來之前,他是礦老闆們的傀儡,彼得來了過後,他就果斷的換了東家。
能力怎麼樣,姑且不論,就這份反應力和判斷力,就註定了他不會混的太差。
“不要擔心,等新稅法實施過後,我們就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了!”彼得淡定的說道
阿拉斯加王國政府缺錢麼?
缺,真的很缺!
不過這都是建立在稅款無法到位的前提下,一旦稅收體制恢復了正常,那麼這個王國馬上就會過度到發達水平。
現在彼得的表現,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在窮兵黷武,以目前王國的財政收入,要養一個師的軍隊實在是太難了。
阿拉斯加王國的步兵師,可不是小編制,而是高達兩點七萬人的大編制,這幾乎到了佔到了當地人口的百分之五。
要不是經濟危機爆發,估計他連人都招不滿,當地人可沒有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傳統。
所有人都等著看他笑話,甚至有人已經開設了盤口,在打賭他什麼時候,會撐不住破產!
至於武力解決國內問題?他那一萬禁衛軍就足以橫掃全國了,再增加這麼多兵力,完全就是浪費!
很多礦老闆都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了,萬一國王想要他們的命,他們就在外面和國王打持久戰,並且還組建了武裝聯盟。
可惜彼得根本就沒有理會他們,繼位以來除了進行了一番小改革外,並沒有太過損害他們的利益。
既然如此,大家都是為了賺錢發財,當然沒有必要和國王對著幹了。沒有了外來壓力,因為內部矛盾聯盟現在已經四分五裂了。
到目前為止,彼得所有的改革,都是針對城市進行的,比如加強治安管理,對城市進行重新規劃,調整了部分行業的稅收。
反正,沒有收繳的礦山,也沒有禁止他們採礦,包括礦業稅收都沒有進行改變。
還沒有開始行動,彼得就已經利用在聯盟中的釘子,從內部瓦解了這武裝聯盟。
很多聰明人,都已經選擇向國王效忠了,可以說假如現在彼得想要採用武力的話,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搞定這些人了。
不過,彼得國王依然沒有采取行動。沒有其他原因,主要是這些人的威脅太小了,不要看起來這些人勢力強大。
實質上,阿拉斯加最大地方實力派,手中有一千人的武裝麼?
答案是:沒有!
養兵是很費錢的,尤其是這種性質的私軍,成本要比國家部隊高出好幾倍,否則是無法保證他們忠誠的!
無緣無故,誰願意花那麼多錢,消耗在這上面?
阿拉斯加原本的礦產都是美國財團的,獨立過後,才被這些人給瓜分了,都是一群爆發戶,當地根本就沒有所謂眾望所歸的大人物。
通常一個礦老闆,也就養著百八十號人的打手對伍,可以對工人形成威懾力就可以了。
他們最大的敵人是隔壁的蘇俄,為了不被革命掉,他們對工人的壓榨並不嚴重,很多時候還會出來做秀,收買人心。
彼得這個國王,就是他們為了抵抗蘇俄入侵選出來的,當然也有防範日本人的意思。
有了外在威脅,內部矛盾就被壓制了下來,彼得的改革得以順利進行。
鈍刀子割肉,雖然很痛,可是一時半會兒,這並不致命不是麼?
大家都不是傻子,彼得的陽謀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他們沒得選擇啊?
政府的實力不加強,他們就無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