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良苦用心(1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凡爾賽體系建立後,德國就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在斐迪南的蝴蝶效應下,這個時空,可沒有美國人給他們輸血。

德國的經濟自然是好不了的,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他們都沒有能夠恢復戰前水平,更不用說向前發展了。

經濟危機爆發前,德意兩國的經濟支柱都是代工廠,經濟危機爆發過後,各國紛紛玩起了貿易壁壘,產品找不到市場,自然就只能關門了。

截止到1930年底,德國的失業人員已經逼近八百萬大關,義大利的失業人口也突破了四百萬人。

在這種背景下,激進主義社會黨上臺了,為了擺脫飢餓危機,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油太人”。

沒辦法,這個時候只有玩金融的“油太人”拿的出錢來,其他的國內資本家,大都在經濟危機中損失慘重。

一戰結束後,包括容克貴族在內的資本家們,紛紛喪失了在金融領域的地盤,進入了“油太”時代。

再加上沉重的戰爭賠款,大家都還沒有恢復元氣,一半的工業產品要用來還債,對實體經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顯然雙方是談蹦了,德國政府開始了金融管制,禁止資金外流,看情況要不了多久就要用屠刀說話了。

“陛下,倫敦會議陷入了僵局,日本人不滿他們的海軍噸位比例,不打算繼續簽約了!”梅捷夫淡淡的說道

這顯然是避重就輕,倫敦會議陷入僵局,光一個日本怎麼可能做到呢?

就算是日本政府要拒絕,大家聯合施壓,他們還不是要妥協,關鍵是保加利亞也不想續約了。

這和其他因素無關,單純是因為國力增長,不需要這一紙條約了,現在斐迪南如果願意,只需要兩三年就可以建造一支皇家海軍出來。

進入了航母時代,黃家海軍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飛機技術的關係,現在他們反而處於了劣勢。

當然,現在他們還不知道,繼續在大艦巨炮的路上前進,如果沒有條約的限制,現在或許五六萬噸的巨型軍艦,都已經出現了。

歷史上,日本人不是搞出了大和級戰列艦,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大!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英法的海軍噸位都是一堆老式軍艦在充數,保加利亞的海軍剛剛進行了更新換代,日本海軍是捨不得扔舊船,又想要造新船。

用軍備競賽轉移經濟危機?想法不錯,可實際上那都是扯淡,造軍艦不得要錢啊?

現在英法失業人員那麼多,就算是他們一次開工一百艘軍艦,也養不了那麼多人。

除非馬上發動世界大戰,否則軍工企業是安置不了多少人的,再說了政府哪裡有那麼多錢啊?

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德國,要急著發動戰爭的原因,他們已經沒錢了,再不出去搶,就要完蛋了!

“隨他們去吧,一旦有人帶頭撕毀條約,我們就馬上跟上,如果能夠拖垮英國人,那就更好了!”斐迪南想了想說道

斐迪南清楚,現在的大英帝國實際上也就是表面上強大,北美三國和倫敦政府已經是同床異夢了。

指望他們和倫敦政府同甘共苦,一起共度難關,還是不要做想了,英裔的數量還不到百分之十,本來就對中央政府沒有向心力。

一起享福可以,一起受罪,人家不介意單飛,歷史上的美國獨立,不也是如此麼?

除非英國人可以遷都北美,否則大家早晚都會分道揚鑣。

現在還有不少人都認為北美三國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想要再次獨立出去,其中愛爾蘭人更是其中的主力。

好吧,斐迪南承認這裡面還有他的功勞,這裡一直都是保加利亞輸出革命的重點地區。

名義上北美三國已經是大英聯邦的一份子了,實際上很多地區都拒絕懸掛英國國旗,掛上了他們自認為合適的旗幟。

倫敦政府對此卻是無能為力,當地民眾不好惹,步槍機槍都是小兒科了,地方民兵都有坦克、大炮,儘管還是一戰時期的產物。

人家將自衛權發展到了極致,儘管將北美三國納入了大英聯邦,實際上在財政上並沒有多少收穫,還有當初美國中央政府抽的多。

現在要是搞起了軍備競賽,英國人能夠發揮北美三國的多少力量,這個真的很難說。

光英國本土的話,他們的工業總量僅僅不到保加利亞的三分之一,雙方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

“父親,這是東歐經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