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是垃圾?還是高明的戰略?(1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隨著威廉三世的復辟,世界上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了,從歐洲到亞洲,再到美洲,局勢都緊張了起來。

東歐聯盟和西歐聯盟對持,所有人都擔心,會再次演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局面。

不過只有高層才知道,現在的國際局勢和一戰時期是截然不同的,儘管在戰略上英保兩國已經水火不容了。

可距離戰爭依然有很長一段距離,保加利亞想要繼續種田,沒有興趣進行軍事冒險,英國反戰主義高漲。

兩大同盟建立後,軍備競賽反而是緩和了下來,畢竟在倫敦軍備條約到期後,英保兩國各自下水了十幾條主力艦,船臺上還有大批的軍艦在施工。

保加利亞海軍總噸位已經擴充到了77萬噸,等造艦計劃全部完成,總噸位就要突破150萬噸了。

從1934年開始爆海軍,短短的三年時間就翻了一倍,在這一輪軍備競賽過後,就只剩下英保兩個玩家了。

其他國家都已經掉隊了,實際上英國人都有些撐不住了,到了1940年,保加利亞現役海軍總噸位將達到150萬噸,英國皇家海軍也只能達到200萬噸。

雙方的差距在不斷的拉近,兩強標準已經無法繼續,除非約翰牛學習日本人,直接改裝軍艦,降低擴軍成本。

實際上他們已經在做了,可是約翰牛到底不是日本人,他們只是改裝了幾艘艦齡較小的軍艦,破爛貨他們是看不上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到了1940年日本海軍也會突破一百萬噸,世界第三海軍強國實至名歸。

日本人的野心已經按耐不住了,歐洲兩大同盟對立,約束他們的枷鎖不復存在了,東亞歷史彷彿再次回到了原點。

……(安全起見,就省略了)

歐洲大陸,除了被西歐同盟包圍的法國人感到難受外,夾在兩大同盟中間的波蘭王國,才是真的尷尬。

想加入東歐聯盟,結果奧匈和西俄兩家不同意,保加利亞同樣對他們沒有好感,誰讓他們對烏克蘭宣誓主權呢?

這不是開玩笑麼?難道以為政治就是過家家,為了獲取民眾的支援,什麼樣的口號都可以喊?

東歐聯盟不要他們,西歐聯盟同樣不歡迎他們,德國人強烈反對他們加入,理由就是容易激化兩大同盟的矛盾。

這次約翰牛同樣也沒有支援他們,顯然是被他們拉仇恨的能力給嚇住了,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周圍的鄰居全部變成了敵人,沒點兒本事還真不容易做到。

夾心餅乾往往是最悲催的,尤其還是沒有實力的夾心餅乾,波蘭王國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危險。

可惜,輪不到他們說話,連國王都被激進團體折騰的沒有脾氣了,據說奧爾良那位國王都準備辭職不幹了。

後來還是法國政府幹預,想要波蘭王國牽制德國人,才讓國王陛下勉強留任。

不過,也不在過問新波蘭王國的事務了,甚至是一年都不見得會公開露一次面。

先是要恢復選王制度,接著他們又要架空國王,政府發表的言論,一個比一個誇張,嚇的這位出身奧爾良家族的國王都沒有信心了。

看著風雲變換的國際形勢,斐迪南嘆了一口氣。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個時候法國人還有能力避免大規模戰爭,在德國完成整合前,給他們來一下子,就一切搞定了。

大不了就是免除各大邦國的戰爭賠款,利用德國的內部矛盾,拉攏他們中立,逮著德國中央政府狠揍。

僅僅只有德國四層實力的中央政府,怎麼可能是法國人的對手呢?

那怕是再加上義大利和英國,在陸地上,法國陸軍依然可以延壓過去。

等德國內部完成了整合,那麼就攻守之勢易位了,到時候又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

從這方面上來說,法國人必須要感謝斐迪南,如果不是保加利亞的崛起,德國人也不會被削弱的這麼厲害。

土地流逝,人口減少這都不算啥。關鍵是高科技產業研發與生產,都被斐迪南給搶走了。

利用世界大戰的機會,將德國的很多高層次人才給弄走了,還非常陰損的讓英法向德國轉移輕工業。

現在德國的工業已經被帶偏了,想拉都拉不回來。重工業領域停滯了二十年,機械製造領域,連合格的工人都沒有。

儘管二十年前,德國的那批產業工人還活著,可以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手中的技術早就廢了。

沒有奧匈帝國這兩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