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售的事,陶桃沒時間關注了。
因為她從昆城回首都後,就開始忙起了研究人體機械骨骼的事。
這事本來沒那麼急,畢竟陶桃之前是做了計劃的。
但是,春節後有樁意外的事打亂了陶桃的計劃。
元宵才過三天,陶灣村村長陶正國和妻子,就帶著小兒子陶清來首都求醫了。
陶清探親假結束回部隊時,去東塘縣火車站的路上遇到了大暴雨,因為幫忙救人,被附近的高壓電線擊中,重傷後一直未能甦醒。
當時一出事,東塘縣相關領導得了訊息就趕緊聯絡了車,把人送去了江南省醫院。
好在送醫搶救得及時,命保住了,就是手要保不住了。
江南省醫院的醫生表示,陶清的這個情況,要做截肢手術,雙手都得截。
陶正國和江氏哪裡受得住這個,陶清人都還沒甦醒,他們就趕緊聯絡了在首都讀書的陶桃。
他們滿心想著,首都有全國最好的醫院和最好的醫生,肯定能救小兒子的。
陶正軍他們正好從昆城回來,連行李都還沒收拾,林柳就大喘著氣到致遠院來喊人了,
說是科研大院傳達室那邊,有陶灣村的陶正國打來找陶正軍的電話。
陶正國心急兒子之事,話都說不太利索,
還是江氏頂得住,和正好經過傳達室聽了一耳朵的林柳,簡單說了下情況。
林柳聽到說是來首都求醫的事,
又是之前聽陶桃說過的村長一家,算是幫過陶桃他們的人,所以她就幫著跑了一趟。
直接把致遠院的電話給對方,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那邊的電話可不方便隨便給人,
反正科研大院離得也不遠,騎個車也就三分鐘的事。
陶正國他們知道首都科研大院的地址和電話,還是因為,陶桃時不時的會給江氏寄點特產或是寄個問候信回去。
雖然陶正軍和陶愛華一家人斷了關係,
但是陶桃可不會覺得,那一家人就會自覺老實的待著不出來噁心人,
所以,找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幫她盯著陶愛華他們,就很有必要了。
陶桃和江氏保持聯絡,一是感念他們夫妻曾經的幫助,二也是未雨綢繆,
要找人在陶灣村幫她盯著陶愛華一家,沒有比江氏更合適的人了。
首先,江氏很聰明也很清醒理智,知道怎麼做對自家和陶家最好,不會頭腦一熱就同情陶愛華一家;
其次,是江氏有身份優勢,雖然她比陶愛華和葛芳小一輩,
但她是村長媳婦,又是族長的兒媳婦,在村裡和族裡也都是說得上話的人。
有江氏在,陶愛華一家人只要有想找陶正軍的苗頭,
她就會提醒他們:兩家早就斷親了!
而萬一陶愛華一家人想跑出來噁心陶桃他們時,她還能提前給陶桃預個警。
在這些方面江氏很拎得清自己的作用,她一直就做得很好,
和陶桃之間的信件和特產也是有來有往的,
陶桃也很感謝她的維護,和她的書信來往時,尊她為長輩又不失親近。
如今知道了陶清的事,無論是從哪方面,陶桃他們肯定都是要幫忙的。
當天陶正軍接了電話後,就趕緊去找了董醫生,請她幫忙安排陶清的轉院治療之事。
這種外傷治療,再沒有比找董醫生更合適的了。
陶清算是陶灣村繼陶正平之後,最有出息的下一代了。
陶正軍不算,他已經不屬於陶灣村陶家人了。
當初陶清高中畢業後沒機會進廠,陶正國就給陶正軍寫了封信,想讓小兒子入伍當兵,
當時陶正軍還猶豫來著,因為裁軍的事,入伍當兵已經沒有前幾年吃香了。
不過,陶清入伍後很爭氣,憑自己的本事去了通訊連當技術兵,
而後又在同批戰友們都憂心自己會服役時間一滿就要被退伍的時候,他又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了軍校。
雖然他只考上了西江省第二軍事學校,比不得李英耀的首都國防大學。
但好歹也是個軍校生了,學校一畢業就可以直接提幹留在部隊,比他大多數戰友都要有前途。
可是,當對南國的戰事一經公告後,他居然向學校申請要去前線參戰。
他也是有點運氣在身上的,上前線後一路立功,戰事結束後,不僅平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