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摳門的宿主終於捨得花大價錢了 陳修之安撫道,“媽,不怕,我和隔壁劉大哥一起呢。我小年輕不懂事,劉大哥肯定不能。” 說著,端起桌上的涼水給自己咕咚咕咚的猛灌了幾口,才給姐夫使眼色。 陶正軍連忙跟著安慰丈母孃,“媽,沒事,修之有分寸,東西留著家裡吃,只是注意著點別被人發現了,就怕有人犯紅眼病的亂說話搞事。” 孫秀芝聽女婿這麼說,稍稍放了點心,可還是叮囑兒子萬事要小心,小心駛得萬年船。 她並不是真就相信了兩人說的沒事,只是兒子和女婿既然都認為沒事,那必是他們有能力擺平。 陳修之跟著姐夫進了東屋,“劉政委帶我認識該認識的人,幫著聯絡聯絡。這是中間多出來的。” 陶正軍懂了,如今什麼物資都緊張,很多人不是沒想法,而是不敢輕易動。 像那縣肉聯廠的,他們不缺肉,可他們缺糧,而糧站的不缺糧,卻缺肉,…… 如果有人從中幫著聯絡,用肉聯廠肉換糧站的陳糧,或者是用糖塊點心換糧、換肉,…… 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麼中間串聯後空出來的,就夠用來改善自家的生活了。 如今的年頭大家怕是真怕,可當每個人都在利益鏈中被牢牢的套著,自然是不會有人隨便多嘴說什麼的。 以前地方上的人和軍部的關係很遠,可自從軍部和公安的聯合執法後,兩邊也算有來有往的。 再則,藥廠現在已經正式開工了,目前除了計劃要研發的西藥原料藥,在生產的主要還是外傷藥和感冒沖劑和藥丸這類。藥品不只是部隊裡缺,地方上其實也很缺。 但是陳修之必是不敢以此為籌碼,和地方上的人來往聯絡的,他只不過是藉著藥廠的由頭認識了更多的人,然後瞭解他們之所需後幫著給解決了一下。 這一來二去的,大家不就只認可他了。 陶正軍也不知道小舅子的腦子是怎麼想的,這事看起來風險不小,沒人敢輕易起這個頭,可其實這種事幹成了,那比上黑市去弄東西風險還要小,且是可以長期經營的。 都是由他經手後,大家怕風險,必是不敢多言的,想要什麼只會也只能找他。 因為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風險。 縣城的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因為辦藥廠的事,很多地方上的聯絡,劉向陽都是帶著陳修之去跑的,他現在是上到縣GWH的領導,下到縣裡其他廠的領導,甚至是大田公社的領導,他都認識了不少的人。 這種事怕人舉報嗎?想來沒人腦子不清楚的。 這樣的利益鏈只要做得足夠長,就沒人敢冒著得罪一片領導的想法去舉報。哪怕真有人舉報了,也不會有人傻得就把背後的事交待出來的。 藥廠的地址是在縣城和部隊的中間大田公社。之前不是沒人提議,要把藥廠建在軍區或者是部隊醫院附近。 可李伯安認為,雖然藥廠是部隊的發起籌建的,但不應該只服務於部隊,而是應該服務於所有人民,只是優先供給部隊軍需。如此,他要和上面申請資源,用於開發研究西藥原料藥就不會受阻,反而更順利。 因為藥廠設在了大田公社,離縣城和軍部都不遠,這反而是方便了陳修之了。 陶桃透過系統知道了兩人的談話內容後,只覺得她小舅不愧是智商賽高的。 以前系統還笑話小舅的情商,可看他這些操作,那完全是跟著劉政委辦藥廠被歷練出來了。 這種事在她看來就是常規操作。 不就是典型的一道販子麼。 至於各個領導們怎麼處理報賬,其實也很簡單的,機器陳舊損耗,倉庫漏雨報損……只要不是拿物資變現,只是人情耗費的話,這點東西根本不算什麼。 上上下下,大致都是這樣的。 之前她在黑市看到有人賣糧賣糖,還有賣布賣襪子的,好些可不都是被底下人這麼弄出來的,一個小小的工人常年累月的都能搞出來不少。 當然了,拿到東西的人也就是自家吃用了,最多是拿一些來用來走人情,不會有哪個領導眼皮子淺的會想以此賣錢的。 這麼點東西跟產量比起來,應該在正常損耗的上限。哪怕是超過一點,問題也不大。畢竟這年頭到處還在搞運動,上面不關注生產,就不會有人一個勁的盯著這個看的。 陶桃想到以後家裡要改善伙食,她不必再發愁了就很高興。 自從透過跳級考試後,她就再也沒去過學校了,哪怕從老家回了部隊,也都是窩在家裡看書自學的。 家裡有人給做好飯菜,吃得順心,看書累了有弟弟逗趣兒,可不比在學校裡學習自在麼。 如今從市裡買回的來書正好填滿了她對知識的渴求,之前和老師借的書早就看完還回去了。 她現在每天都刷一小時的初中知識複習一下,再學一小時的高中課本。其他時間全用來研究藥劑學相關的內容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