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異想天開 藥廠那邊目前重點生產的幾款藥都是中成藥,可中成藥除了配伍的通用性,其實更重要還有一點是關於藥材的來源,如果能有大批次人工種植就最好。 陶桃想起自己前世的中藥種植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就問了這個。 董醫生笑道,“我國自發現並研究中藥以來,歷來就有人工培育的先例,不過因著中醫藥傳承受限於一家一族,中藥的種植又因藥材的不同,有地域、氣候、溫度和溼度等各種講究,是以不像水稻小麥等糧食那般廣泛傳播。 “關於這個,我已經給和父親說了,他會把他那邊現有的一些藥材種植方面的經驗寄過來,回頭我們這西江省合適的地方先人工種植試試,種子培育多了後自然就可以透過各公社下發種子和種植指標了。” 董老是有名的老中醫,運動前眼前見京城的形勢不好,就藉著年紀大退休回了老家川沱省。 不久後果然開始亂了,中醫還被打上了“臭老九”的標籤, 好在董老是在領導那都掛了號的名醫,又有女兒女婿的關係在,也沒幾個不長眼的敢為難他,算是激流勇退後老有所養了。 陶桃聽了後很高興,有董老出手,那人工培育種植必是會更快見效。 西江省這一片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地理環境,氣候多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地等,這些資源都能為發展藥材種植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不僅是西江省,就是隔壁的貴南省也是個能開發出多種藥材種植的好地方。 說到這,陶桃想起了之前李英澤提過,李師長想在新建的藥廠裡研究西藥原料藥的事, 於是問起了這事,董醫生很意外,陶桃喜歡研究中醫藥她知道,她家的醫書幾乎都 被她借了一遍,似乎她自己還有一些中藥底子,可她還是第一次知道陶桃對西藥也有學習。 陶桃有點不好意思,“我是聽李英澤說起這個事,有點好奇。我已經把初中的課本都學完了,對理化生很感興趣,還和老師借了《十萬個為什麼》看過, “我覺得這個西藥和理化生的知識體系很像,所以就問問,我想借一些相關的書來看看。” 董醫生看著眼前的小姑娘一陣無語,還真是異想天開啊! 不過,少年人的意氣麼,也能理解。 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又哪裡來的科技進步。 所以她不僅沒打擊她,還特別鼓勵。 她把自己辦公室裡室放著的幾本西藥藥學書翻了出來,暫時不用的都借給了陶桃, 不過,這些東西有點深,對於陶桃一個初中生來說,可能看得會比較吃力,所以她又給陶桃說了幾本基礎藥理學知識的書籍名,讓陶桃去書店找找看。 看這種專業書籍,看完和看懂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哪怕陶桃有中醫藥基礎也無用, 所以還物意說了如果有不懂的也可以來問她,她不在家就在醫院,總歸就這兩處。 陶桃很高興的應了。 這些書前世她都看過,如今算是能名正言順的再看一遍了, 只等去書店把所有相關的書籍都買來,學習後會懂得西藥,想來也就不會有人懷疑她的知識來處了。 陶桃等了沒一會兒,陶正軍就回來了,兩人和董醫生道別後正要去找李英耀他們呢, 就在樓梯拐角處,看到了他和一個長相秀美的年輕女醫生在說話。 李英耀檢查完後早早的就下樓了,看時間不早了那兩人還沒來,就打算上樓去辦公室找找,不想遇上了熟人。 打了招呼後想走卻被纏上了,正不耐煩應付了,就看到了陶桃父女。 “陶桃,你們終於好了,阿源都喊餓了。”說完又轉頭和旁邊的女醫生道,“我們還有事就先走了,孫醫生再見。” 邊說著李英耀就迎上了兩人,“醫生怎麼說?要緊嗎?耽誤了這麼久,阿源他們在樓下都等急了。” 難得的,陶桃聽出了他的語氣里居然有幾分埋怨的意思。陶桃挑了挑眉,衝著女醫生笑了笑,既然人家不介紹那就不用打招呼了。 陶正軍一開始還沒認出來,女醫生轉頭看向兩人,他才認出來,“是孫醫生啊!你這是?調到部隊醫院來了?” 女醫生看了眼李英耀,羞澀的笑了笑,“陶副團長,又見面了,我現在調來部隊醫院了。剛巧碰到了李連長,就問了下他的傷勢。” 陶桃衝著李英耀掩嘴偷笑,“孫醫生你好!我是陶桃,我三哥現在是副營長了呢。” 陶桃本想再說兩句,可看到李英耀這不耐煩的表情,就趕緊收了話,“那孫醫生你忙,我們先走了,再見。” 李英耀確實不耐煩,兩人動作太慢了,害他被纏上了好一會兒,他現在只想趕緊走人。 陶正軍看李英耀那樣子,有點兒好笑,“行了,人家挺好一個姑娘,哪就被你那麼嫌棄了。之前在醫護所那會兒也沒見你這樣避人啊?” 李英耀沒說話,他以前雖然煩這種看不清臉色、聽不懂話的姑娘,倒是不至於嫌棄。 可是自從去了一次陶灣村,被陶晶晶糾纏了一路後,他是真有點怕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