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餘鳴的莽(1 / 1)

第132章 餘鳴的莽 一封是陶灣村村長陶正國寄的,言說小兒子明年高中畢業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入伍當兵;另一封則是桃花大隊的大隊長寄給陳修之的,說的也是差不多的事。 陶正軍和陳修之正商量這事,說起來,陶正軍要想安排一兩個高中生當兵入伍,並不是難事,除了女兵的名額難搶,男兵的指標還是好弄的。 只是現在的時機不好,新兵入伍肯定不會直接停止的,但是義務兵也就兩年,兩年內提不上去那就肯定得退伍。 其實74年初就有報紙提出,重點精簡各級機關和直屬單位,包括軍部。只有鐵道兵和工程建築兵這類兵種不在軍隊的定額之內,但它們在80年代是直接被撤銷兵種的。 陳修之特招入伍,是走的技術輔助路線,嚴格來說,他其實不屬於部隊編制。也就是剛好藥廠籌建有需要,如今藥廠被剝離,他也就是一藥廠工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精簡人員的提出,當初陶桃剛到部隊時,小余氏才會想著和陶桃套近乎,希望陶正軍能幫她男人餘江想想辦法,再提一級半級。 後來餘江和陶正軍一起因軍功升職,自然也就不在這次的精簡之列了。 從建國初到現如今這二十多年,裁軍也不是第一次了,這次74年提出的精簡併不就是一兩年,而是會在隨後的幾年內陸續裁撤。 所以,現在來當兵,兩年後退伍肯定是沒法安置工作的。 畢竟,按這次裁軍的勢頭,將來的安置工作會越來越難。那麼些老兵退伍且安置不過來呢,新兵退伍又哪來的崗位給安置。 這每年一批批的知青下鄉,不正是因為城裡沒工作安置,怕人在城裡出亂子,才一股腦的給丟鄉下去了嘛。 陶正軍顧慮的正是這個,陶正國和陳隊長他們想把子侄送來當兵,都是奔著前程來的,如果當兵兩年就讓人退伍回去種地,怎麼都覺得說不過去。 陶桃卻不這麼想,“爸,我覺得入伍這事,如果有符合指標,那就直接幫他們辦了就行。 “至於兩年後是退伍還是如何,那是將來的事。雖說以前提幹留下的機會大,如今機會少些,但也不是就全沒有的。 “前程是要他們自己拼的,你也就是給他們個機會,可沒法替他們保證將來的前程。” 陳修之也是這個意思,陶正軍又何嘗不懂這個理。只是如今他和陶家已斷親,村長第一回來信求辦事,卻只能辦個虎頭蛇尾,心裡有點過意不去。 陶桃:“爸,你要想,當兵兩年後退伍回鄉,總歸是比高中畢業直接回鄉種地更好一些吧?況且,兩年後沒準又有其他的新機會了呢?” 比如,高考。 陶正軍一想也是,現在說不準將來。那就看看夠不夠條件入伍吧。 信的事說完了,陳修之又說起了另外一個事。 餘江的兒子餘鳴,在藥廠裡跟著張遷搞運動,如今從車間調去了後勤。 關鍵是,這人調去後勤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開大會的時候,把劉政委的大侄子劉學軍給當了反面典型,理由是劉學軍革命思想不積極。 因為劉學軍從沒和人提過他大伯是劉政委,平時做活又老實,餘鳴想找個好欺負的軍屬立威,就盯上他了。 當初藥廠新設,工作崗位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在軍屬裡挑選品性良好,吃苦耐勞且家庭確有經濟困難的,直接給安排了工作; 另一部分則是統一安排的招工考試,優先錄取軍屬,擇優錄取知青和當地百姓。 像餘鳴這種,就屬於既不符合第一種,又沒能力參加第二種招工考試的。 第二次擴招時,餘鳴才被選上了進藥廠當工人,當時他爸餘江剛好已經升職副營長了,所以他就認為部隊安排工作看人下菜碟,因為藥廠初建時餘江還沒升職。 為此他一直是心有不滿的,差一點兒他們一家就要被退伍回鄉,他就沒工作了。 如今雖然進了藥廠可卻也就是個打掃衛生的活。 這不,張遷的到任和主張,讓他看到了希望。 部隊里長大的孩子,讀了初中和高中的,每年寒暑假都會跟著集訓。可餘鳴跟著他媽來隨軍時,他剛好初中畢業了,又不想讀高中,所以從沒參加過集訓,反而是屬於那種隔三差五就上公社去的積極分子。 張遷在藥廠的各種操作,一開始大家並不太樂意,畢竟安穩日子過慣了,有幾個人願意瞎折騰的。可惜這鍋粥裡有個餘鳴,正是在他的不斷蠱惑煽動下,張遷的運動才會越來越多人響應,還大多都是後進藥廠的小年輕。 張遷由此看出了餘鳴的能為,自然就提拔了他。 陳修之之前只知道這小子不老實,但是沒犯到事上他也沒多關注,可誰知道這小子辦事這麼莽,直接給陳修之打了個措手不及。 劉政委算是他的領路人,對他有知遇之恩,結果老領導才一撤,他親侄子就被人搞了,陳修之沒能護住人,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