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變得不一樣了 李伯安好笑的扶著老人重新坐了回去,“陳老,不著急,既然您覺得這份研究確實可行,那等她回來後我就把人送過來。” 然後說起了陶桃的事,“這份研究手稿是陶桃寫的,她和她父親陶正軍一起回鄉了,要見到本人還得等人回來才行。” 陳老也是聽說過陶桃的,畢竟藥廠現在生產的重頭藥劑就是這個小姑娘研製的。 不過她之前只以為陶桃是在中醫製藥上有天分,不想原來西藥也有涉獵。 陳老都驚得一時忘了出聲,好久才感嘆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而後看著手上的原稿,“這字跡似不是同一人所寫?” 董懷夕這才解釋道,“另一個是阿澤的筆跡,他跟著一起學習呢。”雖然她也為兒子驕傲,可她謙虛慣了,而且兒子確實比不得陶桃,也就是陶桃不嫌棄他,讓他跟著打個雜。 但是陳老還是注意到了,“這個阿澤,就是你和伯安的小兒子?” “是的,也是託了陶桃那丫頭的福,阿澤那小子以前仗著腦瓜子聰明,學習總是吊兒郎當的。除了我爸管束著必須學的中醫還算用心,課本那是看一遍就丟,上課也不認真。 “陶桃那姑娘是個勤奮刻苦的。自從認識了她後,阿澤總算是好好讀書了。這不,為了搞這個研究,居然還跟著陶桃自學起了化學和化工。我也是真沒想到。”董懷夕嘴裡說著嫌棄,可嘴角的弧度都能咧到後腦勺了。 認真學習起來的兒子是真讓她很驕傲啊! 兒子不僅在中醫上有天分,原來藥學上的天分也這麼高。 這還多虧了陶桃,不然自己和老李兩人日忙夜忙的,哪裡顧得到他的學習,更不可能這麼小就挖掘到他的藥學天分,怎麼也得是他大了後自我發展。 陳老斜睨了她一眼,“你就偷笑吧!這麼好的孩子,也就你說他學習不認真。 “不認真能靠自學就研究出磺胺藥,還是優於我國現有研究工藝的磺胺藥,按這個研究製藥,我們藥廠的製藥成本至少能降三成!” 董懷夕,“三成?我還以為就兩成呢。” 李伯安聞言也很驚喜,他聽媳婦說成本估計能降兩成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陳老擺擺手,目前她也是看資料預估的,如果懷夕給出來的實驗資料沒問題的話,那降三成的成本問題不大。 董懷夕和李伯安都很欣喜,那可真太好了。 陶桃不在,陳老自然是隻能等人回來再見見了。 不過等把夫妻倆打發了後,陳老也沒閒著,馬上就啟動了實驗專案,雖然董懷夕已經在醫院做過實驗,也得出了相關資料。 但秉承著科學嚴謹的態度,她還是親自實驗了一番,而且涉及到藥廠的批次化生產安排,和實驗室小劑量實驗的研究差異,還是要親自一一實驗驗證為好。 正好這次李伯安過來還帶來了一批裝置,如果實驗資料沒問題,那批次化生廠也可以著手安排了。 李伯安最近真可謂是春風得意。 陳老那邊的藥廠即將能批次生產原料藥都不是最讓他興奮的,重點還在他最近陸續收到的海外物資。 系統化名花先生訂購的十幾個億M元的物資,終於在陶桃離開部隊後的三天內,陸續送到了李伯安的手上。 都是海外陸續運過來的,救災物資最為緊急,東西一到他就立馬安排送前線了, 可隨後這些這些特殊裝置和技術檔案之類的,李伯安就相當慎重,雖然他了解的不多,也不確定具體是做什麼用的。 但藥廠是他們部隊的親兒子,他收到東西后第一時間就讓陳修之和許正先去看過,藥廠能用上的都拉來藥廠放著, 用不上的,不認識的,那就分別整理向上彙報。 這十幾個億M元的物資陸續運達後,給國內帶來的震撼是相當巨大的。 之前有各種聲音說國外怎麼怎麼樣,多少國家和組織想在國內搞破壞,這話沒毛病,時刻警惕著是對的。 可因為警惕就一棍子全拍死,只要有出國經歷的,都被認為思想有問題,可能被腐蝕了,……這些就過了。 想搞破壞的國家和組織從來就不少,關鍵還得是自身強大。 可出過國、有國外關係的人,真不應該被一棍子拍死。 在得知李伯安收到大批的國外捐助救災物資後,就有很多人蠢蠢欲動, 可當李伯安把大批的特殊資料向上一彙報,蠢蠢欲動的人一個個也不敢動了。 實在是東西太多太特殊。 只看物資的價值是十幾個億的M元其實並沒多了不起。 我們的戰士,絕不是可以用金錢收買和腐蝕的! 可關鍵是,裡面有很多國外對夏國封鎖的技術和特殊裝置裝置。 這讓很多頭腦清醒的人一下子抓住了機會,“我們不應該試著多給我們的同志一些信任嗎?” 這都是我們的同志,不知道冒了多大的風險,才從境外轉運回來的啊?其中的艱難不一而足。 李伯安知道,因為這特殊的物資,全國上下都將帶來一場震動。 有些東西已經悄悄的變得不一樣了。 至少,以前對一些特殊人員的針對開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