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砌火炕,工部自然也是要給皇帝砌的,可是要收錢,那就甭想了,於是工部尚書這個雞賊的老油條只派了一隊人馬,給後宮裡慢慢砌著。
先把皇帝和皇后、太子的砌好了以後,別的,想砌,交錢再說。
皇宮裡的可都是人精,都說不要佔咱們萬歲爺的便宜,都願意出三兩銀子砌一個,工部的人也不講價,三兩也能勻出一兩來幫人,沒啥不好的。
所以皇宮的火炕也一日日的增多。
三個閣老同時登記也讓京城的火炕也著實火了一把。
再加上城外的百姓也開始知道這火炕的好處後。
工部簡直忙得腳不著地,甚至每天都有人想走後門,想早一步給砌上那一把火能暖和一晚上的火炕。
可是,工部老大,尚書大人講了,準都不準走後門,否則直接滾蛋。
工部的工匠們每日累成狗,但是心情很好,因為他們每砌一個就會有半錢銀子的提成,三人一組,一天砌個三個沒問題。
“哥,這雪下了有十來天了吧?”十二月初,唐寧坐在屋裡看雪,這天越來越冷了。
也幸好,這火炕已經開始砌了半個多月了,上百人的隊伍在把附近的百姓們都快覆蓋完,每天沒日沒夜的跟著百姓砌火炕。
儘管今年比往年更冷,可是百姓們卻感覺今年比去年更好熬一些。
“嗯,好在雖然冷,也下著雪,還不算大。地上也沒有堆太深的雪,可是離過年最冷的那幾天,還有近一個月,不知道這天會不會更冷。”唐文軍心裡也擔心。
前段時間的寒冷與大雪,他已經為救災奔走了大半個月,才算把事情告一段落。
這會兒一天天的過去,倒是更擔心。
唐寧發現了,唐家的男人都是憂國憂民的那種內在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