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唐家村五個年輕人進了鄉試的考場。
九月初二,唐寧的十一歲生辰。
鄉試需要考三場,每場三天。
每考完一場休息一天。
這樣考完後便是九月十一。
唐寧一家子,連唐大嫂都帶著兩個侄兒坐到了馬車裡坐著村裡那五個考生出來。
書院的夫子也坐了一輛馬車來。
山長的孫子也參加了考試。
所以村裡人送來的五個加山長的孫子,一共六個。
今天唐家趕了兩輛馬車來,除了自己家人,還住著族長,村長家也有了自己的馬車,雖然不大,但好用啊。
從州府要回唐家村可不遠呢,馬車好歹今天能到家。
要是坐牛車,今天是到不了家的。
村長家是第二戶人家買的馬車,族家第三戶,唐史家第四戶……
所以,唐家村就單說財力而言,這兩三年的的確確都靠種田攢了不少錢,再加上書院在開始分紅後,更是日子好過了不少。
當初用村裡兩萬兩啟動資金,終於在兩年多以後開始有了回報。
不僅能養活書院,還有了盈餘,這說明書院被管理得很好。
這一次,考試,書院一下子出了十幾名秀才,更是一舉成名。附近的想讀書的孩子都削尖了腦袋的想進青山學院當學院的學生。
畢竟那裡有當世大孺周承禮,還有好些師長皆是進士和舉子。
而且學院環境很好,且安靜,吃的當真便宜又新鮮,但凡去親眼見過的沒有一個不推崇的。
“小妹,你說你兩個哥哥會不會高中。”唐大嫂第九十九次問唐寧。
可見唐大嫂這是真放在心上的,一是這兩個弟弟也是她看著長大的,真的是兩個很好的小叔子,不論哪方面,這兩孩子都十分的出份。
對她這個大嫂又很敬重,她自然是擔心兩個小叔子。
再者,如果順利,他們就可以全家都去京城洛陽,那麼自己夫君也算是有了助力啊,不然自己夫君那笨笨的樣子,在朝廷怕被人欺負了去。
所以唐大嫂不管是個人情感方面,還是現實方面都是希望兩個弟弟能夠高中的。
“放心吧大嫂,我二哥三哥肯定能行,不然怎麼對得起他倆那腦子啊。”唐寧笑道,今天全家出動來接哥哥,期間休息一天都沒回家,唐寧直接在酒樓裡包了一個院子給哥哥們準備休息的地方。“
所以其實這十一天,除承考場裡的時間,在酒樓裡兩兄弟過得還是挺舒服,主要那酒樓早就被唐寧給提的意見管理成了,熱水二十四小時有人準備,吃飯可以送到院內,院子外面都是滿眼的花草樹木。
住在那裡真的很放鬆。
還別說這兩個人是有武功在身的。
所以當唐文遠、唐文斌二人走出來考場的時候了,作了臉色有些疲憊,倒是沒有別的事情。
“哎喲,快快,我們家公子暈倒在門口了,快去抬回去,叫大夫來家裡看看。”
“我們家老爺也被背出來了,快去揹回來。”
“我家少爺臉色也很不好,去扶一扶。”
一陣兵荒馬亂。
唐文遠和唐文斌已經走到了自己家馬車裡。
“二哥三哥,快,來喝些湯,大嫂可是叮囑我一早就開始熬的,快,你們一人一碗,咱們學院的都有,我都有讓人送過去了,快喝喝,我可是在裡面放了好東西的。”唐寧說著便從一個罐子裡舀出來兩碗雞湯。
唐寧的託自然是極好的。
二人一聞這湯,哪還說什麼話,直接端起來開始喝。
一人喝了三碗才算是緩過口氣。
“還得是小妹啊,這三天又三天再三天的,一共熬了九天,真不是人過的日子,中午只能吃幹餅,連饅頭都會被人掰開來幾塊再讓人拿進去,咱們吃的那個幸好是妹妹讓酒店準備的
薄餅,只薄薄的一片,被人翻看兩下就讓咱們過去了,不然你說都給人用手撕開來,那還怎麼吃?雖說可以不計較,可是也屬實影響胃口。”唐文遠的胃口一回唐家村就回歸了唐家胃。
對外面的吃食是各種瞧不上,所以這次無論如何也要考過,才好全家人去京城。
聽著唐文遠對自己的肯定,唐寧覺得:就挺好的,挺對自己專業噠。
煮好吃的是唐寧的執著,高產的糧食也是她覺得來到了這樣的一個世界,她應該要去出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