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這封信並沒有影響到她的生活,這一路收到的種子才被整理出來完。
裡面還隱藏著好些別的種子,她需要再搞些田地來試種,家裡那一千多畝田地是不能挪作他用的,全都需要種糧。
整個宗南國這半年需要太多的糧食,雖然說都有按照她的方法來種,可是誰知道會不會有天災,如果遇到,便就要想辦法救護。
蜀王,不以後要叫皇帝了。
這位皇帝會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國號昌盛。
可是古代的好皇帝沒有幾個是富有的,畢竟生產力低,糧食產量也少,遇到個乾旱或者水災雪災的,就得用上不少的賑災銀兩與糧食。
而蜀王,好像,挺窮。
一直都是二公子在拆東牆補西牆。
以前的二公子是可以徵奸除惡的,以後還能嗎?自然是不能了。
自己爹治下的子民,除了真的大奸大惡之人,也要有法可依方可。
這自然也是皇帝登基前就與自己的幾個孩子的約定。
想約束大臣與子民,必先約束自己。
二公子表示可以暫時接受,只要別人不惹他,他又不是瘋批,會去無緣無故惹別人。
三月皇帝登基,百廢待興。
因為奸妃的圍剿,那些被貶的官員再度上任,可是卻有很多官員已經不在,人沒了,朝廷卻要繼續運轉。
於是皇帝掰的每一個政令便是開恩科。
五月,九月,來年二月。
來年的五月,九月,再來年的二月。
要經歷兩年,六次科舉。
分別每年進行一輪的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院試考秀才。
鄉試考舉人。
會試殿試考進士,再分進一甲二甲三甲。
所以唐文遠和唐文斌此時正騎馬往蜀州趕,因他們現在的戶籍在蜀州。
原本週敏之的意思是給他們二人舉薦為官,可為人委婉地拒絕,都要表示多年寒窗,還是需要進考場,才算對得起自己。
身為皇室之人的周敏之自然懂他們的志氣,也不再勉強。
兩人日夜兼程才在四月初到達蜀州。
“三弟,我們多久沒回家了?”
“一年多了。”
“大哥也不知道何時能回來。”
“大哥現在要跟著二公子練兵,二公子那性子,哪可能放任西戎等異族虎視眈眈?”
“大嫂怕是也要跟著去上京城了。”唐文遠覺著自己爹孃會捨不得,捨不得小孫子。
“不急。”
唐文遠和唐文斌風塵僕僕地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他們分享了在外的經歷,並表達了此時回來就是為了參加科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兩兄弟努力備考,準備參加即將到來的科舉考試。他們埋頭苦讀,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
時不時的會到族學去請教周承禮山長,收穫普豐。
而與他們一道苦讀的還有李長志和南部那幾個世家的孩子,他們也要下場,不過在後來的日子也陸續返回了原籍。
吳小胖最捨不得的都差點哭了:“石頭你要好好學啊,居然不跟父子一道參加科考,虧得我還以為你也要參加。
我不管,你明年你一定要參加,不然以後小爺不帶你玩了。”
行了吧你,明明是我帶你玩,石頭無語望天,白眼翻出天際:“我就是不:()穿越古代升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