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唐寧的建議(1 / 2)

說完起身告辭。

周承禮看著這丫頭風風火火的來,又風風火火的去,笑著搖搖頭,又聽到唐寧在門外喊了聲:“山長爺爺,我家唐老爺子讓你休息時去我們家吃飯啊。我走了哦。”

“這丫頭,人都看不到了還能聽到聲音,這精氣神兒可真好。”說到這精氣神兒,自己身體也好像來了這裡後好了不少。

周承禮起身,站到書房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前看著外面的景色悠悠的望去。

唐家雖說現在還是農家。

不,已經不算了,至少唐家大兒子唐文軍此時怕是已經官職不小了,雖說是個武職,但這也是官。

唐家老二老三,以後成就也不會小。

唐家這丫頭一語即中了自己一貫的教學思維,他很難不去思考,自己以前的教學思維是不是太一成不變,而不思考讓更多的人去受益了?

關於周承禮怎麼想的,唐寧沒去想,一回到唐家就讓人趕馬,帶著唐英二人還有小蘭花一道急匆匆地朝著李長志家趕去。

她在馬車的小桌子上迅速地寫著,馬車走的他們修過的官道,很穩。也寬敞,這官道比較之前的官道寬了兩倍不止,可以並排四輛馬車。

凡是第一次來蜀地的人都驚歎蜀地的官道,這道可比京城外的路還要寬。

因為路修好,附近幾個州府也都歸於蜀王管轄,經商的人倒是越來越多。

等唐寧到了李長志家裡,正好父子二人也在,三人坐到書房,唐寧便遞上了自己寫的紙字的製作方法和活字印刷術:“這些東西,李伯伯你們安排。”

李有財對唐寧已經完全沒有看小孩子的眼神,於唐寧而言,那就是他的商業合作伙伴,甚至更親近一些。

李有財拿著唐寧寫的兩個製作的方子,手有些抖,“這這,這樣真的能製作出來紙張?”

紙張全在貴族世家的手裡製作,成本他們不知道多少,人工自然也是不知道,別的製作不出來,買來自然就貴。

但是看到這上面的製作材料,李有財就知道這東西不會太貴,人工直接買來就行。

這成本怎麼會製作出來天價的紙張,不可能,萬萬不可能。

“對,這紙張製作出來的成本看著是挺低的,咱們以後的利益也不要放太高,書局也歸於蜀中商會,所以有財叔,方子我給你,我希望以後這兩樣的收益,有一成利潤是要留下來的,

用作研發資金用,咱們不能一直守著現有的東西,咱們要開陳布新,只有越來越高效的東西,越來越低的成本,才能保持長期穩定的收益,

而且我也希望,我們所有的生意都按這樣的方式去做。”唐寧在現代就見過被人卡脖子的技術。

多窩囊,多氣憤,都沒有用。

有用的只有忍辱負重地努力去砸錢找人才研發。

所以從現在開始,唐寧希望他們這個商會是站在她這個穿越之人的肩上,也站在自主研發適合這個朝代的責任上。

聽了唐寧的話,李有財並沒有覺得她說得這個想法浪費錢,反而是內心有股子激情要噴射而出。

如果現在他們賺錢,靠的是唐寧的主意和蜀王的扶持,那麼以後呢?兩代人之後呢?改朝換代呢?

幾大世家為何一直屹立於世,千年不倒。

靠的不就是別人滑他們有,他們的東西總是有著年輪的學重,又有著開陳拓新的發展?

想通這個,李有財怎麼可能不贊同唐寧的想法。

如果以前靠的是他的人品來做生意,那麼以後還要加一個,他們想要把這生意做到後代,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

“寧丫頭,你要做什麼儘管說,我都代表李家同意。”他說的不是他,是李家,代表現在也代表以後,甚至寫進族譜。

唐寧開心的笑了起來,而後又嚴肅地道:“還有,李伯,我們既然擔了這個商會,一開始怕是不能用來賺錢,而是用來穩定物價,這將近一年的時間,

宗南四處匪寇流患,有些皇族不做人,還四處斂財,民不撩生,咱們既然要平衡這幾個州的物價,那最基本的就是糧油與肉,

咱們的農莊要擴散到四處,找專業的人來養殖,平價的除了糧油,還得有肉吃,有些百姓雖然過得去,可是要說吃上肉還是艱難。

我聽說交州、益州那邊的老百姓,因為耕種的地不多,都過得貧苦,所以咱們這修的路怕是要從蜀州延伸到別的幾個州府,修路按宗南國的勞役去徵,但是要給服役的人吃飽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