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今兒個得了這句稱讚,那也是來自於皇族的肯定:“謝王爺讚賞,都是些孩子的瞎琢磨。”話雖這樣說,可唐正峰的臉上明顯是寫著開心與驕傲。 自己家的小女兒自然是哪哪哪都好。 周承志點點頭,看著自己吃得香甜的小兒子小女兒,心下更是歡喜。 這小兒子別看小小的一隻,可是挑嘴的很,沒想到今兒在唐家看到他吃得可是帶勁。 根本不需要人服侍,自己一個人拿著筷子就使勁的夾著那個土豆絲和回鍋肉吃,吃得臉都花了半個,還嘴角流油。 丫鬟時不時的還給他擦個臉,不然不知道花成什麼樣子。 手裡還拿著半塊烤紅薯,忙得不可開交。 一口紅薯,一口粥,一口土豆絲,兩口回鍋肉……亂了亂了,恨不得抱著啃了。 謝玉玲撫額,自己家這小子今天是餓狠了還是怎麼了?以前即便是餓了,也不帶這麼都想往桌子上爬的了啊。 周承志看著孩子吃得香甜,心裡滿是樂意,能吃是福,吃得好,男子漢才能長得壯長得高,蜀地的人普遍個子不高,約莫就是與吃有關係。 他可不想自己的兒子長得小小的。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飯後,周承志帶著周衡之把唐正峰與他的子女都叫到了唐文軍的院子書房,意為有事相商,所以需要唐家主事人在場。 看著唐正峰帶著自己家四個孩子和農業署的兩個管事的,嘴角隱隱的抽了抽,他是不是該把小兒子小女兒也帶上? “都坐下吧。”周承志看著唐正峰這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自己家也是三兒一女,而且在他自來,都很好。 特別是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從來沒有別人家的爭搶繼承而有了齷齪,而是大哥需要什麼,二兒子就幫著搞什麼,雖然二兒子非常有個性,卻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前一陣子還給自己弄回來不少的糧食和銀子,不然光靠著王府的出息,養活不了那麼多的流民,但是,即便是二兒子弄回來了那麼多的東西,依然有些捉襟見肘。 唐正峰這三個兒子相差不大,不像自己的小兒子,這才剛四歲,與老大老二就差了遠些。 唐正峰家的幾個小子,自己早就把他們查得底朝兒天,若不是有二兒子攔著,他早就把唐家三個兒子都收到了自己的軍營,可是萬萬沒想到,二兒子攔著自己,卻是自己收編了這三個小子。 呔,這臭小子。 “本王今天是來看一月前的唐家的姑娘的承諾的,顯然,你不僅都完成得很好,而且還大大超出了本王的預期,好,很好。”周承志對今天這田地的收穫非常的滿意。 不,不是非常。 是簡直滿意到不能再滿意了。 美中不足之處就是種得太少了。 也不知道唐寧彷彿是知道他所想便回道:“稟王爺,雖說這土豆和紅薯收成很不錯,可是當初我在種子店也就瞧到有這麼點兒的種子,能種出來這樣的產量,我已經很滿足了。再者, 我們這二十來天,又是種了上百畝的紅薯苗了,年前該是能收的。” 所以今天周承志是來鍛鍊心臟的承受能力嗎? 荊一這瓜娃子來送食的時候怎麼沒說明這個情況? 上百畝? “有這麼多的種子嗎?” “紅薯這算是個賤物,易養活,唯一需要的就是沃肥注意些,水要多澆。而且不僅只有種種子能活,哦,也就是紅薯埋地裡能活,連紅薯的苗子,老一些的,剪斷了,插到地籠上,澆些水也能活。”唐寧的種植技能滿分,讓周承志父子二人欣喜若狂。 上百畝,都種好了,周衡之想著這幾天插在地裡的那個藤苗,就那個也能活?“是這幾天插的那個苗?能結出像今天這樣多的紅薯?” 唐寧點了點頭,“是呀,不過要注意幾點,一個是需要沃肥,地一定也是要肥才好出更好的產量,今兒個我們不過就挖了個一千二百斤的紅薯,若是種子再改良,沃肥再弄好,產量還能再提升。” “能提到多少?”周承志面上不顯,心裡直泛緊張。 唐寧伸出兩根手指,“再最佳化最佳化,二千斤總能提上去吧。” 二千斤!! 紅薯也能和土豆一樣兩千斤:“甚好,那這時候就能種紅薯,為什麼不種土豆呢?” 都是高產的,怎麼不一起種? “紅薯比土豆耐寒一些,這天就快到秋天了,雖說這蜀中冬天也不怎麼冷,可是土豆喜熱,需要在年後再種,再說,我們種了紅薯,還需要種冬天要信用的蔬菜,白菜,蘿蔔,蒜苗……都需要種上一些, 要自給自足,這又快要到種小麥的時候了,我還是想把麥種給挑一挑種了,沃肥,再加上如何種植,明年等小麥收起來,接著就是插秧,這田裡也沒空啊, 土豆耐幹,沙地都可以種,肥料夠就能高產,我肯定是要把好地留給水稻和麥子的,咱們老百姓的口糧還是得這兩樣,再說了,如果把麥子的產量也提一些上去,且不更好?” 看著九歲的唐寧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地講著要種什麼菜,種什麼苗,什麼季節種什麼,什麼時候收成,這可比自己手下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