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荷包往櫃面上一倒,好傢伙,居然還有銀角子。 唐寧看著這有些大的荷包,不像平時帶在身上的小荷包,這個足有現實A4紙般大小。倒出來的錢也是銅錢居多,而且還用線給串了起來。 她數了一數,每串二百文,也就是五串一兩銀子。 正好有15串,那就是三兩了!好傢伙,這小富婆,八歲就有這麼多的身家了,看來唐家人是真大度,一丁點兒沒摳過這小丫頭的錢。 再數了數餘下的,有個八十五文,加上自己剛拿來的,九十文了,唐寧突然發現,攢錢的幸福感如此強烈。 唐寧覺得到古代來,找到了家人,可以繼續伺弄田地,再攢個錢,就太美好了。 那以後就攢錢吧! 數了數,唐寧也不知道這一塊銀子的角有多少,於是拿了出來,再拿上那三串銅錢往前院走去。 這會兒大家都在自個兒的房間休息,唐父唐母也是,唐寧提著錢,走到房門外:“娘,爹,你們有午睡了沒?” 郭氏立刻開了門,看著自己的小女兒:“寧兒,咋的了?哪裡不舒服嗎?怎麼不睡會兒,剛你哥說呢,下午要帶著你去找那池子,再抓些小魚小蝦,挖些竹筍回來,他估摸著,送出去的四罐子,這幾個公子哥兒,吃不了兩天就沒了。肯定還會問你兩個哥哥要的。” “娘,你看我給你帶啥來了?”唐寧提著自己帶來的三千文錢,直接遞給了唐母。 “娘,這三串錢你拿著。隔天給大哥,讓他帶我去鎮上再買二十隻小鴨子回來,咱們家那些鴨子估摸著到五月就能出欄了。”唐寧遞的是相當於三兩銀子的鉅款。 唐寧愣了好一會兒,才回道:“你買幾隻小鴨子,怎地就給我這麼多的銅錢?一隻鴨蛋才二文,小鴨子才五文一隻,給我這麼多,怎能用得了?” “哎呀,娘你拿著,就當我孝敬您老的唄。”唐寧說得輕鬆,而且還抖了抖自己手裡的一個銀角子說道:“娘,你看,這個碎銀子,有多少?我這不是給自己留了點啊,不用擔心我,咱們家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喲,這不是你有次繡了個帕子被一小姐瞧上賞你的嗎?”唐母看了一下,隨後又回道:“這是五錢銀子,值五百個銅錢呢!” “哇,這還是賞錢,那證明我以前的繡花手藝不錯啊?”唐寧問著唐母。 “那可不,也不知道你這丫頭以前是得了哪路神仙指點,別人學繡花兒三月才能繡片葉子出來,你三天就能,才學了半年,就比教你的師傅都繡得地道,當初娘還是花了一兩銀子,請了隔壁村的嬸子教了你了,後來沒學多久,說是你可以出師了就讓你不要再過去了。”唐母說著話,還隱隱的透著股驕傲。 她的孩子無論學啥都是好的。 唐寧聽得,這前身還是個繡花神童? 這就有點尷尬了。 她啥都能會一二,唯獨這繡花是不會的:“娘還花錢請師傅教我了啊?”唐寧有點訕訕的。 “那可不,可是你都忘記了,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想起來。”有些失落啊唐母。 唐寧乾笑兩聲:“嘿嘿,希望能吧。就算不能,娘也不要擔心,我會把地種好,把糧食產量提上去,把家禽養好。” 老老實實做個稼家人也沒啥不好。 “好了,娘,你和爹息會兒,我也回去睡個午覺,下午我還要和我哥大嫂出去呢。”唐寧說著便拿著自己的碎銀子走了。 這五錢再加上房裡那九十文錢就是她在這個異性的全部生家了。 挺好,現在這些銀子銅錢都是頂頂經用的。兩文錢一個饅頭,能買不少了。 唐寧回了房,躺到床上,直接入睡了。 下午,唐寧,唐文軍,唐正峰,李氏每人背了個揹簍提著個籃子或者拿根袋子跟著上了山。 一路跟著唐寧翻過他們家後面的那座山,再往前走,唐寧發現就幾天沒來,這裡因為春天越來越暖和,長了不少的野菜,甚至還有些蘑菇長了起來。 於是他們也採了些,這蘑菇倒是極鮮美的食材,就是很多人分不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倒是採的人不太多,即便是有人來採,也只採了部分他們認識的,他們不認識的,是動也沒動。 他們不認識,沒關係啊,唐大廚怎麼可能不認識!! 於是這還沒到山坳裡呢,籃子就裝了不少的東西。 幸好這人來得多,這田裡的活也幹得差不多了,唐正峰也想來看看唐寧說的這塊小湖泊,他可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以前咋地就沒發現呢,而且這裡什麼時候多了一條小溪流,他是一點都不知道。 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條溪流的源頭極其的陷落,是一大遍荊刺邊上流出來的,至於源頭在哪兒,這個估計還得往別的地兒再找上一找,而且一看這溪流就是已經不知道流了多少年了,上面有著極厚的一層水草。 而且這溪流流得不快,有些慢,沒聲音,而且小溪上面都長了厚厚的一層水草,稍不注意,根本看不到這裡有條小溪。 這水也太會長了,怎麼地長得這麼得隱蔽?連唐正峰這個在村裡活了幾十年的人都不知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