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伸出佈滿老繭的手摸了摸唐寧的頭,唐寧八歲,不過才一米三多,這樣的個子不矮,但在唐父面前卻依然是個小孩子。 唐寧順從的任由著自己爹摸著自己的頭髮,眼裡亮晶晶的盛滿了笑意,望著自己現在的親人,心下獨白:爹,您放心。 二人站著說了會兒話,便也回房去,中午各自休息後又再各自忙碌。 時間一晃,十來天過去了,期間唐文遠和唐文斌回來過一次,給唐寧帶回來了五十尾小魚苗和20只小黃鴨。 唐寧的谷種也長出了新葉,綠綠的,被她鋪在了唐文軍用竹子編的筐子上面,依然放在自己的房裡,為了保溫,促生長,她還時常在房間裡燒著碳爐。 唐寧把魚苗暫時養在了後院的水墉裡,每天從後山拉下來的一股小小的清泉滴到魚塘裡,倒還剛好,不多也不少,正好夠這二分地的小塘使用。 時間一晃,唐寧看著日曆上寫著元月十二,這時候天氣一早一晚依然還是有些冷,但好在,唐寧所在的這個地方並不寒冷,所以無雪無冰,溫度也上升到了幾度的樣子。 於是唐寧把自己房裡生好的秧苗,抓著綠悠悠大概六厘米長的谷種,一把一把的拔下筐子,到後院,一顆一顆的插到那二分田裡,因為已經準備了太久,唐寧都又對這塊田修修補補的。 只見魚塘四周已經種下了種子。卻是寸草不生,哦,不對,不是不生,而是被唐大嫂拔得一根草都找不到。 唐大嫂和唐母看著唐寧像寶貝似的撫著自己那兩筐苗苗,跟著她來到了魚塘,唐寧教他們怎麼把這些幼小的苗插上去。 三人倒是隻用了小半個上午就插完了所有的苗。 唐大嫂這半月以來和唐寧相處下來,真是萬分佩服,以前讓自己夫君不喝生水,他是一點兒不帶聽的,可是自己妹子一個眼神,唐文軍自動去喝熱水。 說小鴨子能吃那麼大條的蚯蚓,她起初還是不信的,但是沒想到,這才半個月吧,自家那二十來只鴨子是一隻都沒死掉,全齊整整的長了起來,還長得異常好。 別人都以為是一個多月的鴨子,這簡直神了,這蚯蚓哪裡找不到?她成天的挖地,那簡直是她現在最熱愛乾的事。 都有點走火入魔。 唐寧…… 所以自己家的鴨子除了吃些蟲子就是吃些菜葉子,再拌點糠,根本都不吃糧食,剛開始她還擔心這些鴨子真的能如唐寧說的三個月就能長大就能賣嗎? 但鴨子的價格一直賣不上價格,再浪費糧食就真的不大好了,如若不是有些人愛吃鴨蛋泡出來的鹹蛋,鴨子都沒多少人願意養,那肉的草腥味太重,也就窮苦人自己吃吃,山裡人家都能自己養雞,養鴨子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至於鴨子養在哪裡,寧兒說怕鴨子把太小的魚苗給禍害了,就一直養在了院子的角落,那裡原本都是些野草,這下好了,野草全被這些鴨子吃光了,都不用拔。 最好玩的是,吃完了一個角落,再換一個角落,寧兒說了,吃光的地方,翻地兒,把草根撿出來,以後這地兒種菜,菜都會長得好一些,說是因為鴨子粑粑掉在兒了地就肥! 正好有一個角落裡,也不知道種啥,寧兒直接往那裡種上一些紅薯,可是這時候還是有些冷,她是不信能長起來的,但是,寧兒只是用些稻草蓋在了上面,昨兒她偷偷去看了,那紅薯可是糧食,她怕浪費,她又驚喜地發現,紅薯發芽了,還長得不錯。 這裡只是啥也沒幹,肥也沒施,只在埋紅薯的時候澆了些水,重點是,那埋紅薯種的距離實在是讓她心裡有種想吶喊的感覺,是不是相隔也太遠了,重點還有草木灰都沒蓋上點,可是就是發芽了,不僅發芽了,還長得挺壯實。 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個小姑子,不僅在煮飯上讓她仰望,連種莊稼都讓她膜拜! 從此,唐大嫂,李氏,在她的人生裡,只有一個信念。 信唐寧,得永生。 哦不,信唐寧,得正道…… 唐寧:大可不必…… 三人做好,便收拾收拾洗洗,準備要煮午飯,唐寧想看看自己家裡還有些什麼種子,便拉著二人去了一進的雜物房一樣一樣的拔拉。 唐母把種子全拔拉了出來,便和唐大嫂去煮午飯,一會兒老大和老頭子該回來了,吃好飯中午好休息會兒。 春天到了,田裡的草要拔一拔,麥子要再追次肥,這陣子的事情還有些多。 大家都有些累,也還好,唐寧總是想方設法的變著法的做好吃的給家裡人補補,倒是沒有都沒像往年一樣累瘦一圈,還個個都還算正常。 只是稍累一點,睡一覺便是沒事了。 唐寧一個人拔拉著自己家雜物房裡的一個大罈子,裡面一小袋一小袋的菜種子,各式各樣。 辣椒,黃瓜,絲瓜,南瓜,東瓜,茄子……找了完了一整罈子的種子。 唐寧發現有些種子放得久了,可能是她娘放得久了也就忘記了,她便收拾了出來,準備曬一曬,看還能不能用,能用的就可以種了,天氣暖和了,該種上的菜,她都種了些。 據她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