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2 / 2)

小說:書劍盛唐 作者:斷刃天涯

徵也開口了:“陛下,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增加海鹽的產量。”

馬周立刻反駁:“增產沒用,鹽還是要經商人的手賣出去。鹽山海鹽,出貨價不過五十文一擔,長安鹽價呢?三百文一斗。”這就是實幹家,用數字說話。

“建立官方渠道,逼著他們降價。”長孫無忌也投入進來了,這事情給大唐帶來的好處,太大了。根本就無法想想的好處,鹽價和糧食價格能降下來,能保大唐江山二百年不動搖。

“官營的話,與民爭利的帽子就戴上了。不妥!”房玄齡考慮的更深,馬周顯得有點激動道:“房相,此言謬也,為了百姓能吃上便宜的鹽,與民爭利又何妨?”

“嘿嘿,這個民都是那些人呢?”李世民冷笑著問一句,高度又上升了。

“狗日的李誠!害人不淺!”罵人的是褚遂良,這是氣急敗壞了,當著皇帝都罵了起來。不罵不行啊,皇帝動心了,這建議太坑人了。下面的人要執行起來,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李誠呢?走沒有,把他叫來。”魏徵使勁的拍著椅子背,顯得有點激動。

侯君集斜著眼睛瞄著魏徵道:“魏相,難不成還要彈劾自成?”越看這幫人越不順眼,還是李誠這廝有義氣。不是李誠,沒準就降職流放了。言官老大魏徵,不是個東西。

工部尚書張亮嘿嘿嘿的笑道:“候尚書,息怒啊。”這哪是勸架?這是火上澆油。

“你閉嘴!”所有人異口同聲,連李世民都這麼說,張亮被噴傻了。我幹啥了?

“此事,還需謹慎再謹慎啊。”一貫不喜歡做出頭鳥的高士廉,也開口了。老先生沒幾年活頭了,現在就一個想法,求穩,再求穩。第一版《氏族志》立場不穩,逼著李世民跳到前臺。要不是他有個孃舅的身份,呵呵呵。

多一句,當時高士廉有兩個幫手,韋挺、岑文字。現在的高士廉是尚書右僕射,人臣頂峰的時候,他也沒啥可追求了,在追求就是當皇帝。多虧第二版立場進行了糾正。

說穿了這事情有點嚇人,擺明了就是一個大坑。但是做成了,好處太明顯了。看看人家漢武帝就知道了,鹽鐵專賣,不然對匈奴的戰爭,早就打破產了。

但是這個事情一旦去做了,後果太嚴重。現在的鹽價,依舊是暴利,所以格局還算穩定。

“去,把李誠叫來。”李世民開口了,李誠在哪呢?在陪李明達玩呢,李治也來了。看見李誠,這倆孩子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李誠這邊給李明達推鞦韆,那邊還跟李治閒聊,問他讀書的事情。然後灌輸一些道理:“不能死讀書,要透過實踐來理解書裡的道理。這叫知行合一。其實聖人的道理很簡單的,就是仁政求大治。什麼是大治?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就是大治。”

“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做到是很難的,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要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爭取多放獲利,事情才會比較順利的推進。必要的時候,暴利手段也是可以的。”

李誠看似很隨意的聊天,其實都是在教李治怎麼做一個皇帝。李治現在還小呢,也沒惦記當太子,李誠教啥都覺得是對的。反倒另外一個老師蕭德言不是很被信任。

李誠這老師,很是不務正業,不教書本上的知識,全教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算學這種冷門學問,李誠一直盯的很緊,不在長安也會李治定期去李莊交作業。

大臣們都在痛恨李誠,他是在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知道又如何呢?皇帝動心了,下面這些大臣也都動心了。沒法子,利益太大了。海鹽那個東西,基本就沒啥本錢的。尤其是李誠的曬鹽,就是一點人力成本在內。

程咬金這個老流氓,沒事去打草谷,抓奴隸丟到鹽場降低成本。鹽場這個東西,只要地方合適,人力充沛,可以不斷的擴張。

回頭看看李誠都幹了一些什麼事情吧?土豆番薯這些作物,直接導致耕地價格跌了一半。棉布又讓土地價格升回來了。鋼鐵提高後,民間農具的價格也跌了兩成左右。就李誠乾的這些事情,給他尚書右僕射都不過分好不好。

<center>ReadBottom1;</center>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