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了稀世奇珍。
“我瞧瞧?”吳松柏就著周亞東手裡,看了看那隻碗,又看看碗底的款識,“淳化二年?那真是宋代啊?亞東,你發大財了啊!”
“賣出去才算數。”周亞東呵呵笑道,卻難掩心中歡喜。
吳松柏一臉羨慕的道:“吳所長說是,那肯定是了。哎呀,我入行幾十年,也沒收一個值錢的古玩。每年工資都打水漂了。”
“做完了!”就在他們聊天的功夫,張揚考完試,放下筆。
“這麼快?”吳松柏推了推眼鏡,拿起試卷,從頭到尾,仔細對了下答案。
“怎麼樣?”周亞東笑著問道。
“亞東,這孩子,真是神了,又是滿分!這次,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寫的試卷,做不了假啊!”
“所以我說嘛,男孩子雄起之時,會讓人刮目相看的!”周亞東呵呵笑道,“張揚啊,你的政治成績,要是也能像歷史一般騰飛,那你高考就有望進一本了。”
“政治?我盡力。”張揚心想,博物館裡面,有政治答案嗎?
“好吧,張揚,老師錯怪你了,我向你道歉。”吳松柏長吁了一口氣,“老師並不是故意為難你,而是教育之道,首重誠實。一個學生,可以考試不及格,但絕對不能弄虛作假!因為成績不好,將來還可以找其它工作,要是人品不行,那這個人就毀了!”
“吳老師,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張揚大方的笑了笑,毫無介蒂。
“嗯,好了,你們去吃飯吧。”吳松柏揮了揮手,對周亞東道,“亞東,我們明天幾點去省城……”
張揚應了一聲,看了一眼周亞東手中的天青缸。
他重生之前,在皇宮博物館看特展,正好聽到過跟缸有關的講解。
“張揚,你還不去吃飯?看這個天青缸做什麼?”周亞東笑呵呵的道,“你也懂古玩嗎?”
“周老師,”張揚如實說道,“您買的這個缸,不可能是北宋年間的。”
吳松柏笑罵道:“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文物所的羅所長都說是了,你還能比人家更懂行?”
張揚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北宋年間,制瓷技術有限,還造不出這種敞口型的缸,因為瓷工們,無法解決應力對瓷器產生的破裂。”
吳松柏和周亞東相顧失笑:“你哪裡學來的這些知識?歷史書上,可沒教過啊?”
張揚一本正經的道:“仔細檢視歷史文典,不難查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叫破甕救友更合適,這一點,很多文獻都有記載。甕中捉鱉這個成語,出自元代雜曲《李逵負荊》,講的是宋朝梁山好漢的故事。可見在宋元兩代,甕很盛行,而缸罕見。當然了,這是我的一管之見,也不知道對不對。”
人類對文物的鑑定和認識,也是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張揚用後世的研究成果,來鑑定現在的古玩,正得其所。
吳、週二人,早就目瞪口呆了!
剛才張揚歷史考了滿分,都沒讓兩位老師如此驚訝!
因為張揚是個學生,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你考再多分,也是可能的。
可是,這些古玩知識,張揚一個農村小孩,又是從何得知?
“這?”周亞東笑不出聲了,“張揚,那依你之見,這是個什麼玩意?”
張揚看得明白,卻不忙說破,問道:“周老師,您多少錢收的?”
“一千二!”周亞東咬著牙,崩出這個數。
九十年代,一千二可不是小數,相當於他兩個月的工資了。
張揚嘆了一聲可惜,說道:“我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民國時期的,兩百左右,還是值的。”
因為在博物館裡面,有一個資料庫,其中有一個門類,就是各種文玩,在世界各大拍賣行的成交價格,張揚擁有瀏覽資格,一查便知,就算是博物館裡沒有,也可以比較參考。
張揚聽到叮的一聲響。
“您有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很久沒響過的資訊聲音,再次冒了出來。
張揚用意念開啟,看到資訊上寫著:“鑑假成功,增加一點天賦值。”
“我拷!還真的長了天賦值?依靠自身的知識和本領,多多打假,用簡單的鑑定,換取天賦值,解鎖更厲害的鑑定技能?”
看來,這個博物館,還有很多新功能,等待張揚開發啊!
只不過,不到一定條件,是無法啟用這些新功能的。
周亞東怔住了,像丟了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