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立馬點了點頭,“比如羅伯斯在“力量”和“敏捷”屬『性』上面的訓練進度,就明顯慢於“彈跳”和“技巧”等屬『性』。杜庫雷和奧利弗兩人在“技巧”屬『性』的訓練上面,始終也是拖了他們的後腿。”
“而我那兩位弟子也是同樣如此,張培猛在“力量”訓練上面的進度要慢於其他屬『性』,勞翼則是正好相反,在“力量”訓練上面效果十足,但是在“耐力”和“精準”方面就要略差一籌了。所以,我才讓勞翼主攻60米和100米,而張培猛主攻100米和200米短跑!”
“不錯,在這件事情上,你的確是幹得漂亮,呵呵……”系統也是難得的表揚了郭子昭一句,“其實,你這也算是在給弟子們做最合適的參賽專案選擇了!”
“勞翼的爆發力強、耐力差點,再加上他還自帶大步幅的衝刺效果,所以跑60米最合適;張培猛的屬『性』比較平均,但是在爆發力上就稍微吃了一點虧。雖然同樣可以透過加大訓練強度或延長訓練時間,來把他的“力量”屬『性』給提升上去,但是在效率上就比起其他屬『性』來說,是差了一個檔次了啊!”
這麼說來,自己當時對於張培猛和勞翼兩人的安排還挺符合他們的參賽專案特點的嘛!
郭子昭一想到這裡,也是開始琢磨了起來。要是這樣的話,自己將來要是訓練楊陽、別柯和潘星月三人的時候,也得根據他們各種屬『性』提升的速度,來選擇他們最適合的參賽專案了啊!
嘶……要是這樣一來,消耗的時間可就有點多了啊?那還不得讓他們每種屬『性』都訓練上一個月左右,才能最終確定下來啊!再說了,就算是現在確定了下來,這個也不一定準確啊?因為運動員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於每種屬『性』的適應能力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一般來說,在18歲之前,“敏捷”和“技巧”屬『性』的提高速度是最快的;到了18~20歲左右,“力量”、“速度”和“彈跳”屬『性』的增長最為迅速;過了21、22歲之後,“耐力”和“精準”屬『性』的訓練就會事半功倍。所以說,如果光憑某個階段的屬『性』訓練效果來推斷選手適合參加哪個專案,這也是不合理的。
“沒錯,你考慮得還是很全面的嘛,看來這些年的學習和訓練還是有效果的啊!”系統也是難得的再次表揚了郭子昭一句,“呵呵,所以說,要為運動員選擇合適的參賽專案,也是一件需要綜合考慮的事情。有的時候,運動員在訓練了幾年之後,中途再更換主攻專案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過,對於楊陽、別柯和潘星月來說嘛,上輩子也算是小有名氣,我當初掃描的資料庫中也有他們的不少資訊,所以,這一次我可以提供給你參考參考。但是,對於那些這輩子新冒頭的運動員,或者是在你我上輩子重生之後出名的運動員,我就沒有辦法了。這些就得你自己去考慮了,不過嘛……”
“哦……不過什麼?”見系統突然又是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郭子昭覺得似乎還有戲啊?
“嘿嘿……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你完成了第三階段的任務之後,好像還有什麼獎勵哦?所以啊,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