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男子400米的決賽就開始檢錄了。果然是天隨人願啊,哈哈……郭子昭被分在了第3道,而約翰遜則是理所當然的佔據了最好的第4道。
與直道不同,200米和400米的起跑是在彎道上進行的。所以,對這兩個專案來說,一個佔優勢跑道對於選手來說,比參加直道的比賽更為重要。
因為是在彎道上起跑,所以越靠近內側的跑道半徑就越小。這樣起跑後,在加速過程中對彎道技術的要求就越高。同時,越是內側的跑道,起跑點也越靠後。這樣,在全程的比賽過程中,選手基本上都是處於不停的追趕狀態,這也會對選手造成巨大的心裡壓力。
所以,最內側的第1、第2道跑道,可以說是最次的跑道了。
同樣,最外側的第7、第8跑道,也是讓選手會感覺比較鬱悶。雖然最外側的跑道,在半徑上是最大的,對選手的彎道技術也有較好的發揮。但是,由於外側跑道的起跑點最靠前,選手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就會一直都處於前方的“領跑”位置。
這樣,不但無法觀察到其他選手的比賽情況,也容易讓選手產生疲憊的情緒。如果選手的節奏變慢了,在彎道之後就被內側的選手所超越的話,那他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反超的機會了。
所以,在彎道起跑的比賽中,第4道是最佔優勢的跑道了。這樣既有利於彎道技術的發揮,又可以隨時觀察對手們的比賽狀況。其次就是第5、第3和第6跑道了。
……
沒過多久,所有參賽的選手就都走進了賽場,進行決賽前最後的準備活動。
郭子昭也是一邊在自己的跑道上適應著場地,一邊打量起了其他的對手。
嗯,第1道的選手不認識,能被排在第1道,估計也是個渣渣選手了;第2道的是美國的年輕運動員德里克.布魯,在上個月的大阪站上交過手。
第4道當然就是大Boss約翰遜了;第5道的選手是巴西人佩雷拉,這位哥們在去年的世錦賽上,以44秒29的成績奪得了亞軍,也不是一位簡單角色。
第6和第7道依然是美國的選手羅傑姆.揚和安吉洛.泰勒,這兩位也是美國國家隊的成員,也是世錦賽決賽圈的常客了;最後的第8道,估計還是個的渣渣選手。
這樣一來,最適合郭子昭跟隨的就是約翰遜和佩雷拉這兩位了。不但實力突出,而且離郭子昭的跑道也最近,很方便觀察。至於內側的兩位選手嘛,實力太差,直接被郭子昭給忽略了。
不過,有點麻煩的就是另外的兩位美國選手了。實力不弱,而且還佔據著第6、7道跑道。要是自己在使用跟隨技能的時候,他們一旦慢了下來,落在了自己和約翰遜之間就麻煩了。
嗯,既然這樣,那就保險一點,提前一點用好了!
看著才81點的“體力值”、80點的“狀態值”,郭子昭也是毫不猶豫的裝備上了跑鞋和兩種藥劑。奶奶的,拼著90點的經驗值不要,老子也要出這口惡氣!
。。。。。。
“on your marks……set”
“呯!”
隨著發令員的一聲槍響,所有參賽選手都猛地一蹬地,勻速的衝了出去。
郭子昭在第一個彎道,還是按照自己在預賽時的跑法。74.5點的“精準”屬性,也讓自己在彎道上的速度能發揮出近九層的實力了。
400米短跑的專案,除了最內側跑道一圈下來,是標準的400米之外,其它跑道的第一個彎道距離,都越往外側彎道距離越短。同樣,在第二個彎道的時候,就變成了越外側的彎道距離越長。每條跑道的起跑線,越往外側就會前提3.8米左右。
所以,郭子昭在第3跑道全力跑了105米出頭的彎道之後,就進入了第1條直道。而相鄰的第4跑道的約翰遜,更是隻用跑約101米左右的彎道,也是先一步轉入了直道的加速。
至於最外側第8跑道的選手,雖然第一個彎道只有86米出頭,比所有人都要搶先進入直道。但是,他的第二個彎道將長達139米多,那也將是個漫長的距離。
……
在進入了直道之後,郭子昭穩住了節奏,就開始慢慢的提速了。同樣,在郭子昭外側前方的約翰遜,也是開始加快了自己的速度。
約翰遜不愧是400米專案的大Boss,雖然目前的爆發力有所下降,但是在耐力、彎道技術和絕對速度方面卻是不減當年。在彎道起跑的時候,約翰遜也不過就是提前了郭子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