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殼子了。
“好!只要你有這個信心就好。”李伯伯聽了也很高興。
“李伯伯啊,您看,我的成績能有現在這麼厲害,這些都是我老漢指導的,是我自己辛苦訓練得來的。沒有花費國家一分錢,也沒有享受國家的任何培訓資源吧。”
“嗯”
“那我要是就這樣加入了省田徑隊,那這個成績算誰的?我要是辛辛苦苦的去參加個比賽,拿到了冠軍和獎金。比如說稅後一萬的獎金,到時候按照現在的運動員獎金分配規定,上繳體委和田管中心後,剩到隊裡的獎金也就5000塊錢。我還得分給教練員1500,最後我自己才能拿到3500塊。你說我虧不虧啊。”
按照現行的獎金分配規則,郭子昭的獎金分配體委佔10%,田管中心佔30%,輸送單位佔10%,教練組和保障人員佔15%,郭子昭最後拿到手就是35%。
“你不能這樣說,孩子啊。國家培養了你,你從小就享受了國家對運動員的培養,包括補助、津貼、訓練等等……”李伯伯還沒說完,就被郭子昭打斷了。
“李伯伯,你說的那些我一樣都沒看到。我就是我爸培養了我,你剛才說的那些都是體制內的運動員。他們從小被選入體校,在體校內上學和訓練,同時享受國家的補助和培養。所以他們現在的成績離不開國家的培養,現在他們出了成績反饋給國家一部分沒什麼問題。可是,我不是體制內的運動員啊,從沒領過國家一分錢,跟那些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憑什麼也要上交一半給國家啊?”
李伯伯愣住了,是啊,憑什麼啊?
郭子昭見了李伯伯的反應,知道剛才的話起效果了。其實在現在這個年代,運動員的獎金和商業代言還比較少,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直到了2000年以後,在商業代言和運動獎勵的金額越來越龐大了之後,國內的頂級運動員和國家體育總局之間的矛盾才逐漸爆發了開來。
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所以郭子昭才在這個時候就先提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