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國慶節都過去了,隔壁王喜鳳家仍然沒有擴建。直到最後搬遷時,也只有麗麗家、陳師傅家和得福家共四戶人家擴建了後屋,其他人家依舊是搭建的簡易棚,有的簡易棚都沒有。 電大第一學期課程有經濟寫作、哲學、高等數學、英語和會計學原理五科課程,這五學科的重點,戴志成是圈定為《會計學原理》和《英語》。每天晨練早餐後,就是一小時英語自學時間,再去市區工作。他的時間一直都排得滿滿的,但也是靈活的,只是少了很多空閒。 讀書三年,他幾乎停止了看小說和詩集,課外書籍大多是管理與經營類。他最感興趣的是有關松下幸之助的書籍,其次是洛克菲勒和艾柯卡的典故。五角叢書卡耐基的《人性的優點》和《人性的缺點》也是很受他喜愛,拿破崙.希爾的《成功學》也進入了他的書架。 同學董志剛、許惠蘭和戴志成的關係很好,常常把自己的筆記本借給他閱讀和抄寫,還幫忙把老師的講課錄下交給戴志成,戴志成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也時常問他倆,這種高校學習過程還稱得上是滿意。 老家的新二層樓房已拔地而起、順利完工五個月,不僅外觀很好,內在佈局也是如意,總計有九間臥房與客房。樓上樓下都配有一個衛生間,還在西端連線處修了一棟廚房加飯堂和庫房,形成一個非常順眼的L型整體結構。當然,也按照大媽媽的要求鋪貼的全是木紋瓷磚,也各自做了一套組合式傢俱。戴志成要江秋月代表這邊給了孃家1000元,作為建新房賀禮,這可把外婆都嚇壞了。 今年的大媽媽是最開心的。三月一天,見妹妹江秋月騎著一輛嶄新亮眼的永久牌腳踏車回家,當時就喜歡得愛不釋手,只知道傻笑圍著它繞圈觸控和細看。江秋月逗她說喜歡就借給你騎幾天,她樂呵呵的就當真了,天天都要騎上它在外溜達一圈。還把腳踏車停在縫紉機邊,休息時不是痴迷看著它就是撫摸著它。姨父見她這般還擔心她會入了魔,勸她實在不行,就把他的腳踏車和別人去換一輛女式腳踏車好了。 一週後,江秋月要戴志成順路送她回孃家。聞見姐姐如此迷戀這輛腳踏車,再也不忍心逗她玩了,告訴她這是戴志成的獎品,是他一定要送給大媽媽的。 得知自己也有了夢寐以求的腳踏車,大媽媽激動得靠在外婆身上又哭又笑鬧了大半天。這輛永久腳踏車也給老家帶來一陣緊張,大勇四兄妹別說騎它,就是不小心碰到它,大媽媽都會大吵一番。姨父有一次圖方便,騎它去前面商店買了一次酒,回來就被她嘮叨個沒完。 因為這輛腳踏車,老家人看到它都要繞開走,連寶貝女兒圓圓也不再開口騎媽媽的腳踏車,母女之情還因此下降了幾度。若不是江秋月知道後及時回孃家調解,弄不好還真會出現家庭不和。見姐姐已愛車到了走火入魔地步,江秋月只好又買了一輛款式不錯的五羊腳踏車,送給侄兒侄女們共騎。好在幾天後,一切逐步好轉,緊張氣氛隨之消散。 另一件事情讓一家人惋惜了很長時間,那就是大勇在五月時,因大病一場錯過了高考。見目前復讀的他心情沒出現大波動,家裡人這才放了心,但願他明年能考上大學。 陳美華現在只要是沒課或是下課,幾乎都是在擺攤處和戴志成還有洪姐在一起。她和詩雅一樣,只要是能和戴志成在一塊,其它的都無所謂。這無疑也成了戴志成心中一道長期無解的難題。青春,給戴志成帶來無限的希望與夢想,也帶來無限的煩惱與惆悵,這就是他的人生。 自從與鍾哥相識,戴志成常在路過時順便去他家坐一會。記得給陳哥送肉那天,他就告訴戴志成,鍾哥這人很厚道也很仗義,要他放心與鍾哥交往。因為與鍾哥很談得來,兩人的關係與兄弟之情也是快速升溫。 鍾哥透過了解和打聽,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源機械廠的戴志成。因此,無論是夫婦倆還是兄弟侄兒,都十分敬重他,就連五歲的女兒鍾芳蘭也是如此。每次見戴志成來家,先是叔叔的叫著,再就是黏著他玩鬧撒嬌。 瞭解到鍾哥幾個堂弟和侄兒就靠菜市場兩個肉攤生活,戴志成建議鍾哥他們租下一個剛完工的紡配機械廠門面賣鞋子,他來負責貨源。幾人觀摩了兩天戴志成的經營情況後,很快租下三個門面。兩個門面連通做鞋子、襪子、帽子、圍巾、手套和女生飾品生意,另一個就開一家小餐館,門口再擺放一個香菸攤。既解決幾個人吃飯問題,又對外經營賺取一點利潤。沒想到開張後,兩個生意都十分令人滿意。 由於他們認識了江秋月和柳詩雅,讓母女倆多了許多麻煩。只要江秋月出現在菜市場,兄弟倆馬上就給她割上最好的兩斤肉,有時還要搭上一塊豬板油、豬排骨或豬肚豬腰什麼的,關鍵問題是死活都不要錢,搞得江秋月都不敢去菜市場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