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聽到有聖旨,不管真假,立刻跪了一大片,郡守大人和知府大人對視一眼,兩人似乎也是好奇。 但是聖旨來了,一群人必須下跪迎接,郡守大人作為這裡最大的官員,自然是要帶著所有人跪迎聖旨的。 來頒旨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太監,看起來也就20出頭的樣子,模樣倒是長得極好。 “李家村,安民縣主接旨。”小太監的聲音卻和正常男子一樣,並不像太監那樣尖銳。 李安安馬上回:“民婦接旨。” 小太監開啟明黃色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民縣主,為國為民,良善仁慈,為西北之地貢獻糧食,救無數百姓於水火之中,朕深感欣慰,今此封安民縣主為正六品安人之位。劃分李家村周圍5大村莊為安民安人之封地。” 小太監讀完聖旨,笑著對李安安說到:“李安人,陛下說你製造的脫穀機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又感激您為西北進攻是糧食,特意讓我趕在令郎成親之日,過來宣旨給安人增加一份福氣。” 李安安還是很開心能升官,自然是開開心心的接旨。 小太監又再次喊道:“李家村,安民安人之子,李景明接旨。” 李景明馬上跪著走過來:“李景明接旨。” “李景明製造之宣紙,徽墨,豪筆,甚得文武百官之深愛,今冊封李景明為造辦處正七品監造,為皇家制作筆墨紙硯。” 小太監親自扶起李景明:“李大人,您家的宣紙,徽墨,豪筆,如今可是一屋難求,陛下交代了,以後宮裡直接從您這裡購買,而且您現在是陛下親封的監造,以後全國做生意,都可以打著皇商的頭銜了。” 李安安沒想到還給兒子弄了一個官職,馬上帶著李景明叩謝皇恩。小太監笑道:“夫人那,鄭公公特意交代我給你傳個話,讓您有好東西,先想著陛下點,這陛下還沒吃上李家村的豆油和香油呢。如今大公子升了正七品的監造,可以向陛下進貢了,以後夫人可多想著陛下些才是。” 李安安自然知道:“公公放心,以後我有了好東西,一定讓陛下先嚐到。” 小公公笑道:“陛下知道大公子今日大婚,特意賞賜了不少的好東西。”李安安看了小公公帶來的賞賜,都是一些珠寶首飾。 本以為到這裡就完了,誰知道小太監看了看人群:“這安南郡郡守,張清晰可在?” 張清溪立刻上前,因為沒穿官服,所以很是低調。 小太監這次就簡單了,直接宣佈了聖旨,很繁瑣,總之就是升張清溪為正三品參將,掌管安南郡,安寧郡,金陵郡三地武官。 張清溪這是四品官員,直接升到正三品,可是大升,張清溪自己都沒想到,但是張清溪也明白,自己能有這麼大的機遇,都是佔了李安安的光。 然後就是顧明理了,顧明理本來是正五品的知府,現在也是直接升到了正三品的中省按察使,也是掌管三個郡的百姓。 顧明理自然也知道,自己這是沾了李安安的光,自然是對李安安萬分感謝的,而李安安此時卻是魂遊在外,李安安想著,正三品的武官,一個人光著三個郡的軍隊,這相當於自己那個時代的軍長呀,自己抱的大腿更粗了。 然後又聽見顧明理被升正三品文官,一個人管著是郡,這比自己那個時代的省委書記都要大,這下自己要發財了。 好事自然還沒完,葉永平也被冊封為安南郡的郡守了,從正七品,一下子升到正五品,葉永平才是這裡升官最快的。 因為原先的安南郡知府顧明理現在升為了按察使,這知府之位自然就空下來了,所以葉永平也算是沾了李安安的光。 一直到所有聖旨都頒佈完了,李景明和潘清清的婚禮才繼續舉行,但是李家村的百姓們,早就被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 “大明娘現在是正六品的安人了,又升官了。” “不止呢,大明都是官了,和縣令一樣大的呢。” “剛才我看見了,皇帝賞賜給大明好多珠寶呢,有金鐲子,還有寶石簪子呢。” “這還不止呢,陛下還說咱們李家村的東西好,以後要吃咱們李家存的東西呢。” “我的老天爺呀,那以後咱們豈不是和陛下吃的一樣的東西了?” “這都多虧了大明娘,我決定了,以後大明娘讓我幹啥我就幹啥。” “你們這群頭髮長見識短的,你們忘記了,剛才公公說了,要再劃五個村給大明娘當封地呢,我孃家是板橋村的,距離咱們這邊最近,以後我孃家也是大明孃的封地了。有了大明娘,我孃家也能富起來了。” “對呀,我孃家是桃花村的,也該歸大明娘。” “我孃家是竹子村的,大明娘肯定選我們村。” “我們桃花村的和大明孃的關係一直很好。” 拜完天地,外面仍舊是熱熱鬧鬧,而婚房裡,潘清清卻是急的手心都是汗,這是自己的大喜之日,自己的相公現在成了七品官員了,自己成了官太太了。 潘清清並不覺得驚喜,只是覺得自己必須更小心謹慎,要更加孝順婆婆。 一直等了不知道多久,潘清清